一、关于他箭术无双的小故事的记载。
根据史料记载呢,在李世民年轻的时候,他十分的力大无比,在他的随身携带的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将近有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有一次他率兵出征,跟敌人对战的时候,他只带领了一名骑兵,两人一同去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侦查。后来两个人经过了一处高地,周围都是杂草,因为太过于劳累了,所以他们两个一起睡着了。两个人睡的正香的时候,敌人发现了他们两人,就打算围剿他们。这时他们两个睡得很沉,突然就出现了一条蛇去追赶着老鼠,老鼠惊慌失措地蹦到了骑兵的脸上,骑兵就被吓醒了,才发现了周围有敌人。于是李世民和这名士兵赶紧骑上马逃亡。李世民就用这把武器,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冲出了包围圈,安全回到了营地。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箭术的确是很厉害的。后来在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李世民曾对尉迟恭说:“你我二人,我拿着我的弓箭,你拿着马槊,咱们两人紧紧相随,即便有着百万大军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这件事足以见到了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尉迟恭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他箭术的高超之处,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前,他曾经担任的是天策上将并且设立了天策府。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在苑囿内狩猎的时候,有一群野猪奔跑了出来,李世民射了四箭,没有一箭是空的,百发百中,但是还是有着一头非常雄壮的公野猪勇猛地冲到了他们的跟前。这时,吏部尚书唐俭慌慌张张地赶紧下了马匹,跟那只野猪搏斗了起来。这是李世民拔出剑,就把那头野猪顺势砍死了,然后就问唐俭说:“难道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吗,为什么会这样的害怕?”唐俭回答他说:“汉高祖骑着马得到了天下,而不是骑着马治理了天下。陛下您以神明的英武的姿态平定着四海,安抚这天下,怎么能对您又杀了一头野猪而感到快意呢?”因此,李世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停止了狩猎。
尉迟恭二、成语“一代楷模”的由来
李靖觉得自己在朝廷内当官当了许多年,功劳十分大,受到的赏赐和册封也很多,应该及时早些隐退,明哲保身,早点离开朝廷回乡务农,免得有后顾之忧。所以就趁着唐太宗派遣他去访查乡民百姓的机会,给他启奏说自己的脚感染上了疾病,走不了路,奏请自己要退休了想回家。唐太宗看见他的奏折写的十分诚恳,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派遣中书士郎牟芩去传送他的旨意说道:“我看这从古至今,身处富贵之中而能够知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不一定会看透局势拎得清,但是就是有一些人明明就没有什么才干本领、真材实干,却更是要取占个官职,就算是生了严重的疾病也不愿辞官归家,勉强自己继续做官,今日呢你李靖能够识得大体,实在是值得嘉奖,朕今日批准了你的请求,这不仅仅只是成全你的要求和志向,更想要把你作为这个时代的楷模之辈”,这就是成语“一代楷模”的由来,解释是: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尉迟恭三、成语“小鸟依人”的由来
褚遂良是一位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是博采众长、笔墨横姿、笔力劲挺、气韵流畅,自成一家。因此呢凭借着他的这个优点,他就被魏徽推荐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并且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于是唐太宗就任命褚遂良担任起居郎,这个职位是来专门记载皇帝的生活起居,一言一行的。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每天对我的言行起居的记录,我能不能看看?”然后褚遂良就回答说:“现如今设立了起居郎的这一职务,这就如同古代的史官,好的坏的行为都是要被实实在在记录下来的,这是用来监督皇帝们不犯错的东西。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容的。”唐太宗就又问他说:“那如果我有了不好的行为动作、语言习惯什么的,你这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就回答他说:“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我的本分啊,我要做好这件事情。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都是要记下来的。”
尉迟恭于是在不久之后的朝堂上,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道:“朕今日想要当着你们的面评论一下你们的功德和过失,引以为戒,让你们警惕一点。说者没有过错,开者自己改过。”说完了,他就看着长孙无忌说:“你音于避嫌,擅长随机应变,但是带领军队打仗可不是你的长项。”对高士廉说:“博你览群书,学识渊广,得到的人心很高,但是却不变你的气节,做官的时候也不拉帮结派干坏事,但是呢很缺少直接进谏的勇气”唐太宗朝廷里的大臣都评教了一遍,最后就说到了褚遂良。他说褚遂良这个人当职以来,在学问这一方面一直都有很大的进步,而且他的性格非常的刚正直接,他对于朝廷的忠心我是不用怀疑的,对待君主的感情我更是信任,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让我很是怜爱他啊!”这就是成语“小鸟依人”的由来。原先这个成语不是形容女子娇小可爱的样子,后来就演绎成了比喻小孩子或者年轻的女孩子的娇小可爱,让人想保护的意思。
尉迟恭以上就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如果您也有知道的可以同我们一同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