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度放弃进城,甘愿扎根乡村教育;他创建行知基地,只为农村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刚刚被评选为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一以贯之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9月6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杨瑞清时,他正在北京。他说,中国教育要高质量发展,要建设教育强国,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对农村“情有独钟”,两次放弃进城工作机会杨瑞清出生于年。年,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他,放弃留在城里的机会,选择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显然是更加“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杨瑞清意志坚决,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了二年级的一个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乡村孩子上学不易,辍学也时有发生。杨瑞清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但开学第一天,却有一个女孩没有来。当天下午他上门找家长,得到的只是一句冰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需要她放鹅。”杨瑞清不愿放弃,于是每天放学后都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个月以后,家长被杨瑞清打动了,说:“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一传十、十传百,“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学校请不起工人,村民们还出工出力。工作两年后,正当杨瑞清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时,一纸调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然而,在当了40天江浦县团委副书记后,杨瑞清又主动提出,回到五里小学教书,原因是放不下那里的孩子们。杨瑞清的举动导致有些人把他看成“傻瓜”。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建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成长打开一扇窗怎样才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触动,杨瑞清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乡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着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是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学生,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也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乡村学校留不住人,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一度走入困境。越是在困难时刻,杨瑞清越能体会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虽然没有高端仪器,但我们的资源也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说。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