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前景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燃藜图真正寓意不仅仅是劝学裴

来源:楷模 时间:2023/11/28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宁国府赏花后一时倦怠,欲睡中觉。被秦可卿带至上房内间看到一幅《燃藜图》,这幅画的背后寓意仅仅是劝学吗?

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抬头,先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甚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燃藜图》这幅画乃曹公杜撰,画的内容取材于六朝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

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拄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面。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

首先画的内容乃是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画面。而这副对联是说,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人情世故的本领也就是文章。画与对联相辅相成,实为劝学“仕途经济”的楷模和格言,这也符合荣宁二公对子孙后辈的希冀。试想一下,如果《燃藜图》真有“劝学”功用,宁国府贾珍贾蓉父子也不会如此不上进。

贾宝玉

众所周知,作者曹公善用谐音手法。比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霍启(祸起)等等,文中谐音手法不胜枚举。而脂砚斋(弹幕爱好者)的“剧透”似乎也是点到为止,仅仅是浅尝辄止,为读者提供读懂红楼梦的线索而已。曹公浓墨描写这段“劝学”背后必有深意。

这里的《燃藜图》的藜谐音黎,《燃藜图》隐喻社稷黎明被破坏损坏之意。与其说是秦可卿将宝玉引至上房内间,不如说是作者曹公将读者引至上房内间。《燃藜图》是假语,社稷黎明被毁坏是真事。

曹公如此煞费苦心地去构思布局所欲何为?文本中意思是为后文贾宝玉梦中与秦可卿共赴巫山做铺垫。其实不然,曹公是想表达社稷黎明(大明)正在被破坏,然大明皇室的继承者却熟视无睹,一味贪图好乐,声色犬马。正应了那句挑衅开端首罪宁。

红楼梦文本中,荣宁二公亡故后在现实中留下字画予以警醒后辈,此举行不通。阴魂又追至梦中委托警幻仙姑“代教育”,可谓呕心沥血之极。这里的警幻二字,是曹公写给读者的,意思就是小心留意他在文中布下的幻境。

文中的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文外的我们又岂能愚顽的认为《燃藜图》仅仅是劝学之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