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毫无疑问是镌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的一天。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向全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这绝对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放眼整个世界,除了中国,应该再没有哪个国家,能这样持之以恒下大气力进行大规模扶贫,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
这样的人间奇迹,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大会上,好几个感人瞬间已经几度刷屏,但还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再多说几句。
细节一:在绝壁上凿天路的毛相林,还真是老乡口中的“毛矮子”!
从时代楷模到感动中国,我们不止一次听过毛相林的故事。
大会上,这位老支部书记第一个大步走向总书记接受这份至高荣誉。
看到毛相林受奖的那一幕,作者心里顿时百感交集,一是毛相林真的是很瘦小,难怪乡亲们叫他“毛矮子”;二是毛相林这样瘦小的身躯里,竟然能爆发这样磅礴的力量,他顿时又变得很高大!
谁敢相信,就是眼前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山区汉子,带领住在“天坑”里的下庄村村民,住山顶睡山洞、放虹绳凿绝壁,花了整整7年时间,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悬崖天路”。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毛相林铁骨铮铮的宣言,犹在耳畔。
这场决胜脱贫的人民战争中国凭什么必赢?这条以血肉之躯开凿的“天路”已经给出答案!
毛相林与下庄村人民,正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
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不信天、不认命、不言输的血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坚韧不拔、埋头苦干,誓与贫困斗争到底的身影。
当普普通通的农民毛相林走向领奖台时,他坚定的步伐正是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的脚步。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种坚定,走过了山山水水、越过了沟沟坎坎,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细节二:有两位女性,她们坐着轮椅来领奖
大会上,两位坐轮椅的女性身影格外引人瞩目。
她们是98岁的夏森老人和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
近百岁的夏森,党龄已达83年。她一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退休后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元,资助名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
她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捐出万积蓄的空降兵马旭老人,身患绝症却捐出所有积蓄万元的大学教授卢永根……
大会上,夏森老人曾两次想从轮椅上站起来,习总书记却弯下腰、低下头,轻轻按住她的肩,示意她不必站起,继续为她颁奖。
老人捧着证书,眉眼弯弯绽放笑容的瞬间,时间仿佛都凝固了。这是今年我们看过的最甜最美的笑脸。
特别触动我们的,还有张桂梅老师。
这次大会,她坐在轮椅上被推出来的那一刻,很多人忍不住红了眼圈!
会后,因为怕大家担心,张桂梅解释:
平时她其实可以扶着墙行走,但在这样重要的场合,怕走不稳摔跤,不得不选择了轮椅。
张桂梅老师获奖,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预料之中的。
但曾有一段时间,作者想不明白,也有很多人想不明白:
张桂梅完全不顾生死,以血肉之躯为学生“架路”,甚至一步也不后退、一步不妥协的执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当她出现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大会上,我终于明白了她说的那句话:
“一个贫困山区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这个简单朴素的愿望,就是张桂梅拖着病体一直咬牙坚持下去的原因。
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对党的这一份承诺,就是她奋不顾身的原因。
谢谢您,张桂梅老师,您甘愿变成火种,照亮山区女孩的人生;您也更像是一位勇士,手握利刃,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细节三:与总书记唠唠嗑、拉拉家常
这次表彰大会有很多近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生动、亲切的细节。
总书记面带微笑,为楷模们挂上奖牌,顺便细心地将彩带捋顺、抻平。
在拍照时他还细心地授意大家看向镜头。
颁奖的过程也就一分多钟,但是总书记会跟每位上台领奖的楷模唠唠嗑,拉拉家常。
其实这样亲切的一幕,让我们想起总书记经常说的那句话:我就是人民的勤务员。
他们都从人民中来,他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懈奋斗着。
尤其,同为扶贫这项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亲历者,关于扶贫的心得和体会,他们叙说不尽,交流不完……
细节四:还有三位楷模,没能走上领奖台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10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却有3个人没能走上领奖台。
他们是牺牲在扶贫路上的张小娟、姜仕坤、黄文秀。
姜仕坤,这位双腿沾满了泥巴的县委书记,因为突发心脏病,倒下时才46岁。
张小娟、黄文秀牺牲时都才30来岁。
她们都是85后,都特别爱笑,都出生在偏远农村,都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北京,都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成为家乡的扶贫干部。
大会上,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黄文秀的名字时,坐在台下的黄文秀的父亲瞬间眼含热泪……
截图于新浪微博
央视新闻这泪水里,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也一定饱含着太多太多的对女儿的告慰。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数百万扶贫干部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他们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
但我们想说:你们的牺牲和奉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
细节五:有两家国有企业,登上了领奖台
10个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集体中,有两家国有企业格外引人注目。
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我们总说塞罕坝是“绿色奇迹”。我们换个说法,可能更形象:
从戈壁荒滩到万亩林海,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这样的奇迹,是三代林场人用青春、热血誓与风沙环境、极寒气候“死磕到底”拼出来的,更是国有企业集全场之力,保技术、供应、服务,一座山、一条河地干出来的。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自觉融入这片土地,活成了一棵棵阻挡风沙的树,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林……
知道他们有多了不起吗?
在极寒、缺氧、严重的高原反应中,他们越过多米的雪山,跨过冰川河流,踏过齐腰深的积雪。
历时十年,共10万名电力建设者参与建设。
正是这一对对因雪盲而充血的眼睛,一张张因长期缺氧而黝黑发紫的脸庞,一双双因高寒而冻得肿胀的手脚,硬生生以血肉之躯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
青藏、川藏、藏中三条“电力天路”,使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大电网时代。
很多网友评论:
就像网友们说的,其实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每天都在,只是我们平时都已经习惯了,但是当我们遇到危难时,当我们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时,会对国有企业的这份担当,看得更明白,体会得更深!
一个彩蛋:国家乡村振兴局
总书记在大会上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与以往的表彰大会不同,这次的大会不仅仅是表彰,更是一次全国动员。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已经非常明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每天上班都要路过石家庄市扶贫办。听到总书记说到“乡村振兴”这四个字的时候突然想到,扶贫已经取得全面胜利,扶贫办这个单位会不会改名?
果然,表彰大会结束不到四个小时,印证了大会上埋下的这枚“彩蛋”:
25日下午4点,“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替代了之前摘牌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长久以来困扰中华民族的贫困,已从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今天,站在新奋斗的起点上,我想以一句话结尾并与大家共勉: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假如真的存在时光机,你也穿越回过去,遇见少女时期的妈妈,你想带她做什么呢?有没有什么想和她说的话?来和团团分享一下吧~
编 辑丨张 楠
校 对丨高 乐
校 审丨肖 健、张 铭
值班编委丨汤 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