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战士杜富国。我出生在革命老区遵义,当年的革命老前辈们的感人故事,他们那钢铁意志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近日,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时代楷模”杜富国受伤后首次回到老部队,与其妹妹杜富佳为战友们讲述岗位励志故事、红色精神感悟,赢得在场官兵的阵阵掌声。
杜富国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年10月11日,云南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扫雷任务时,面对危险情况挺身而出,而且还嘱咐一旁的战友:“你退后,让我来!”之后杜富国不幸被炸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杜富国英勇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誉为“排雷英雄”,年,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受伤之后的杜富国以超强的意志力恢复身体机能,他心中有一个新的愿望等着他去实现。“虽然没有了手和眼睛,但我还有嘴,如果可以,我想做一名播音员,把扫雷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扫雷战士。”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杜富国每天除了做康复治疗外,还积极练习普通话,但是由于肺部和声带也受了伤,吐字、发声这些简单的步骤对他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一遍一遍,一遍又一遍,练习的次数已经多到数不清。“富国的声音不仅清晰度更好,感情也更加充沛。”作为协助杜富国完成录音的好帮手,战士张鹏说,为让播音效果更好,杜富国放弃了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录制方式,坚持全文背记,经常练习到深夜,令人心疼。“虽然我的水平离专业播音员还差得很远,但就像当初学扫雷一样,即使从零开始,只要不断坚持,一定能进步。”正是由于杜富国的坚持不懈,才让他的“播音梦”越来越近。去年初,南部战区陆军机关专门为杜富国购置了一套播音设备,并协助杜富国进行系列播音策划,开设专题播音节目。杜富国在首期节目中以《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为题,深情讲述自己从参军到扫雷、从负伤到康复的过程中,用无悔选择诠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担当,让每一位听众都为之感动和深受激励。年8月,杜富国成为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从雷场“转战”录音间,“让我来”的精神依旧给杜富国最大的支撑,钢铁般的意志不仅让他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国兄弟姐妹4人中,妹妹杜富佳作为护士,两次请战前往抗疫前线,从贵州随队出征武汉;弟弟杜富民作为医生,一直坚守在重症病房;而远在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服役的四弟杜富强,则克服重重困难,扛起了守护边疆的重担。他们是英雄的一家人,更是遵义的好儿女。翻开遵义的历史,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革命事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战士,留下了红色歌谣、红色实物和红色故事……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积淀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遵义儿女。 而今,“时代楷模”杜富国一家的故事依旧在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精彩笔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霞 编辑李贝多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