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资源 >> 正文 >> 正文

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走进肇庆互赠砚台

来源:楷模 时间:2023/2/10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两座城市虽然相隔千里,却因包公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深厚的联系。”昨天下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肥东县委联合主办,新安晚报社、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首站走进肇庆,先后来到包公文化园、包公井等重要景点,聆听包公故事,弘扬包公精神,深刻感受了包公清正廉洁的廉政文化内涵。

采访团首站走进肇庆。

传承包公文化义不容辞

安徽肥东、广东肇庆和河南开封,是包公出生地、成名地和扬名地。用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兴的话来说,就是“出生于庐州,成名于端州,扬名于汴州。”在黄兴看来,包公是正义的化身,千百年来受到百姓敬仰,也是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更是当代党员学习的榜样。

采访团来到肇庆包公文化园,漫步园中,感受包公文化。据悉,包公文化园是在原肇庆包公祠基础上改造和新建的,园内陈展实物近件(套),包括件(套)文物类实物,包公文化园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让人“足不出肇庆,看遍包公大全”,成为肇庆市城西片区的文化新地标,也是市民休闲运动的新场所。

黄兴告诉记者,公元年,包公升任端州权知军州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主政端州岁月,为肇庆的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事。为了弘扬和传承包公的廉政文化,肇庆市以包公治端史迹为题材创作出品了大型原创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很多观众看了这部剧之后都感动流泪,“幕幕有热泪,场场有掌声。”

黄兴说,包公“青天”的名号最初就是从端州百姓的嘴里喊出来的,包公治官三年,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为百姓谋福利,减轻民赋、排沥屯田、挖井除疾……当他调离端州时,当地的老百姓无不为之感到不舍,纷纷去送别包公,在码头集体连喊三遍:“包青天!包青天!包青天!”从那时起,“包青天”的名号逐渐名扬四方。

对于此次的“我从包公家乡来”融媒体采访活动,黄兴直言十分有意义,也值得肇庆学习借鉴如何利用媒体渠道,将包公文化推出去,“我们要走出去,向外推介包公文化,让更多人知道包公在端州的事迹。”他表示,端州、庐州、汴州是包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学习和宣传包公文化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地互赠砚台。

两地互赠砚台传承文化

昨天下午,在肇庆市包公文化园,“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和肇庆市研究包公文化的有关专家齐聚一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包公家乡来的客人”受到了肇庆当地的热烈欢迎。活动现场,肇庆肥东两地还互赠了砚台,既增进了两地友谊,又推动了包公文化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据介绍,肇庆市包公文化园赠送给采访团的端砚由肇庆民间的端砚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李志强亲手制作,砚台上刻有“君自故乡来”。采访团也回赠了产自安徽黄山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砚铭文字“歙砚一方,两地煌煌,孝肃清名,万古周章”。

包公在端州(今肇庆)尽管执政只有三年,但其勤政为民、清廉为官的事迹给当地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地方记忆”,其中就有“不持一砚归”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庆历元年(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而端州以产端砚著名,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历来是文人士大夫寻觅的珍品。包拯出任端州时,不仅革除了诸前任在“贡砚”之外加征数十倍以中饱私囊、受贿权贵的端砚“赋税”,而且任满离去时“不持一砚归”。

“包公精神直到现在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扬包公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互赠砚台也是为了纪念包公廉政爱民的事迹。”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兴表示。

冯咏浩向采访团一行介绍包公井的由来。

修复包公文物有成就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用《论语》里的一句话表达了对“我从包公家乡来”融媒体采访团的欢迎。自年参加工作后,冯咏浩就一直研究包公文化,亲自参与设计和修复包公文物,“我喜欢在一线工作,看着文物由设计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有成就感。”如今,冯咏浩已经退休十七年了,但他仍然割舍不下对包公文化的热爱。在去包公井的路上,冯咏浩给采访团一行讲起了包公井的由来。

包公在任期间,端州百姓常出现“春瘴”疾病,包公几经走访考察,发现疾病的根源是老百姓饮用了不干净的河水所致,为了根治瘴疠,包拯效仿老家安徽的做法,开凿了七口状如七星的水井,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当地百姓十分感激,将这七口井亲切地称为“包公井”。

边说着话,采访团一行在冯咏浩的带领下来到了清泉井亭,亭子里是一口井,井口用铁栅栏封住,但里面仍有水。冯咏浩说,这是目前七口井里井栏保存最完好的一口井,“这是包公留下来的原汁原味宋代的井口,雨水经年累月打出来的水洼,打水时绳子在井口磨出的痕迹都清晰可见,很有纪念价值。”冯咏浩说,包公在肇庆人心中地位很高。尤其是父辈,“我母亲十分崇拜包公,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就去拜包公。”

冯咏浩告诉记者,包公为端州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的事迹在肇庆家喻户晓,对肇庆人的影响非常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是包拯创作于端州、一生仅存史册的唯一诗作。包公在端州为官期间,为百姓做的事情,让包公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展示出了他对百姓柔情、爱护的一面,尽管无法亲眼见证包公的事迹,但仍能从流传后世的传说中还原一个爱民如子、廉政无私的包青天形象。

采访团记者直言获益良多

包公主政端州3年间,为端州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开创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开井七口,解决端州百姓饮水问题;创办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星岩书院......昨天,在采访考察现场,来自安徽省内乃至全国的多家媒体记者在了解包公为官事迹之后,都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对这座城市的人和物,我们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相信他们来到合肥,也会有着类似的感受。”中国青年报记者安徽记者站站长王磊说,这也印证了包公不仅是属于肥东的、合肥的、肇庆的,也是属于中国的、世界的。这次活动也让今日头条记者李玉洁感受很深。“包公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形象在大家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定能使包公精神之髓在人们心中代代相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韩诚刘旸/文王从启/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