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夏初,阳光透过还不太茂密的枝叶照在地上,映出稀疏的光影,光影随风摇曳着,黯淡无光。清脆的鸟叫声听起来呜呜咽咽的,悲凉哀婉。这一天,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了。
孔子死后葬在了泗水之上,孔门弟子闻讯后纷纷来奔丧,并从家乡带来各种名贵树种种在孔子墓周围,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也从南方的卫国带来一种树种在孔子墓前。联想到老师的高风亮节、博学善教,子贡便将自己带来的树起名为楷树。
当时,弟子们约定为老师服丧三年。三年之后,大家相互道别,各自离去。因为子贡对老师的感情太深了,迟迟不愿离去,便在孔子墓旁搭了一间小屋子住下,继续为老师守墓三年才离去。
日久天长,子贡种下的楷树长成了参天大树,但是他对恩师的思念却越来越浓。为了报老师教诲之恩,子贡便用楷木雕刻了老师孔子和师母亓官氏两尊圆雕坐像。他的雕刻刀法古朴浑厚,造型端庄肃穆,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木雕形式——楷木雕刻。
《说文解字》记载:“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清一统志》又载:“楷木出曲阜县孔林,文如贯线,有纵有横,可以为杖。”据此,有一种说法是:这一原本生长于南方的树种,在南方叫黄连木;种在曲阜孔林之后,便被称为“楷木”。也就是说,楷木是曲阜孔林中所特有的树,楷木雕刻便成为曲阜独有的一种艺术。
楷木有雌雄之分,雄树质地坚硬、纹理明显,带有黑筋,不适合细雕,可雕刻一些简易手杖或线条粗犷的动物。雌树质地比较松软,适合精雕细刻,可以达到玲珑剔透、纹如发丝而不断的程度。从子贡雕刻老师和师母坐像距今,已经多年,楷木雕刻经历代艺人们的辛苦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雕刻的作品也由原来的“寿杖”“如意”几个品种,发展为孔子像、各种人物、花鸟走兽和文具等近百个品种。年,楷木雕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代表性传承人褚德胜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楷木雕刻作品,《百福如意》是楷雕里面最著名的镂空技法的极致表现;《天下第一福》采用浮雕技法、层次分明、做工精湛,字中精雕的八只蝙蝠与福字完美融合;就连传统的手杖,如今也可以雕刻上龙纹、八仙、花鸟等多种题材。楷木雕刻在传承人的努力下,表现出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勃勃生机。﹃楷模﹄由来南宋人孙奕在其所编著的《履斋示儿编》一书的卷十三中说:“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意思是,孔子坟旁的树叫作楷树,周公坟旁的树叫作模树,后世人们常把楷木和模木合称为楷模,用来统称那些品德高尚、受人欢迎、可为师表的榜样人物。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