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到年,辛勤耕耘四十载。为了上好课、教好学生,他年复一年坚持编写上课辅助资料,四十个春秋,一个平凡普通的语文教师,用一本又一本著作垒起了无可比拟的专业高度,他就是杨宝霖老师。
从当上中学语文教师的那一刻起,他就定下立志“四条”,以此鞭策自己不断求进:
●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立下决心不动摇
●通过备课提高讲课的能力,自身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后再来教学
●要诚实地承认自己底子薄,向他人学习如何提高,不能骄傲
●要朴素、老实、诚实、严格、严谨,为学生做好表率
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坚守“我为什么当老师”初心,杨宝霖老师以执着专注有力诠释了新时代“大先生”风范。
4月15日中午12:00,凤岗镇中心小学号召全体教师准时收看四月师德主题课“我为什么当老师——寻找身边的张桂梅,做专业精湛大先生”视频。
“术业有专攻”。老师是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职业。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好课,如何教好学生,值得每位老师毕生去研究的课题。看完杨宝霖老师的视频后,每个老师在自己的年级组都发表了自己的感言,纷纷表示,要以杨老为榜样,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精湛的专业知识去引领自己的教学,当好新时代“大先生”。
一年级教师观后感
黄千芙: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杨老师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教育重在育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立足于孩子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个性化多方面发展,放眼于孩子的终身学习,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分数、排名,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每个孩子都起码可以长成一棵可以为他人遮阴的坚韧树木,这才是参与人类灵魂建设的教育事业。李妙仪:杨宝霖老师献身教育事业大半辈子,“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在杨老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首先要有情怀,学会爱学生,甘于奉献;其次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跟上时代潮流,跟上学生发展;第三,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站稳讲台,努力地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益,让孩子在课堂上发现探索,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发现更好的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永远坚守在一线教师的行列中。陈梓欣: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每位教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不断前行。今天学习了杨老的事迹,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他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他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杨老的写照。二年级教师观后感
王美芳:杨宝霖老师辛勤耕耘四十载,退休后继续读书写作,用行动诠释“大先生”的风范,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更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师者使命。他的言与行,感染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龙清华:业精于勤,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的杨宝霖老师是我国教育者的典范,是吾辈教师的榜样。作为东莞教育者之一的我,更加明晰自己的方向和责任,往后站在三尺讲台的每一天,坚持我的热爱,竭力做到无愧于初心、无愧于学生,更无愧于师者使命。郭惠美:观看了《我为什么当教师》,使我深切地领会到杨老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他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他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三年级教师观后感
刘丽娴:观后感:杨宝霖老师从教40年,从不间断学习,他告诉我们要通过备课提高讲课的能力,自身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后再来教学。是呀,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陈泱竹:新时代给“教书匠”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教师既要具备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备好每一堂课,钻研每一篇文章,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