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优势 >> 正文 >> 正文

楷模就在我们身边10人获评首届岳麓楷模

来源:楷模 时间:2023/4/15

长沙晚报11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洪虹实习生周宇轩)岳麓山下好人多,首届“岳麓楷模”评选结果近日出炉。宋小金、郑小飞、周厚德、彭海霞、黄怡祖等10人从百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敬业奉献楷模、见义勇为楷模、诚实守信楷模、孝老爱亲楷模、助人为乐楷模。

本次评选由岳麓区委、区政府主办,今年4月启动。自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岳麓区共推举出名候选人。经过专家评审初评、现场实地考察、单位综合联审、公众网络投票、组委会审定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0名“岳麓楷模”及20名提名奖获得者。

见义勇为楷模郑小飞,不顾自身安危,成功救下落水男子后却悄然离开;敬业奉献楷模刘宁益,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8年,专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孝老爱亲楷模彭海霞,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婆婆,从无怨言;诚实守信楷模王革红,为了对群众的一句承诺坚持20年,社区书记从青丝干到白发;助人为乐楷模钟子华,自己是下岗职工,每年却捐助困难学生……冬梅含香怡人,春雨润物无声。他们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用行动树立时代榜样。

近年来,为推进“知识岳麓”“创新岳麓”建设,岳麓区大力宣扬“好人文化”,先后有多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优秀党员志愿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而这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典型性强的新时代楷模,将以榜样的力量引导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推动形成讲德、尊德、守德、崇德的良好风尚。

洪虹邓薇王丽君苏苡

湘江西,麓山下,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或脚踏实地坚守岗位,或无怨无悔默默付出;或熠熠闪耀,或平凡普通。但他们都甘愿化作春泥,养育着传统美德之花。

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无不是为人们广泛称颂的中华传统美德。按照岳麓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做实社会治理创新“五篇文章”的总要求,为集中展示岳麓公民道德建设的硕果,今年4月起,岳麓区委、区政府组织开展了首届“岳麓楷模”评选活动,以进一步引导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推动形成讲德、尊德、崇德、守德的良好风尚。

近日,经过广泛推荐、多轮评选,首批10位“岳麓楷模”出炉。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学习、传递人间真善美。

敬业奉献楷模

宋小金:在技术创新前沿奔跑

人物名片男,39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人物故事

他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始终坚持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发表论文20余篇,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著作2部。主持湖南省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项目2项,主研交通运输部联合攻关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其他多项省(厅)级课题。他技术负责的“天然沥青性能及其筑路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在湖南、广东、山东、四川等省的高等级公路中得到应用。他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次,年被选为湖南省公路学会第一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年被长沙市委市政府评为长沙市劳动模范。

人生笔记

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人生伟业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前路虽远,行则将至!

刘宁益:法律援助的“领头羊”

人物名片男,51岁,岳麓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

人物故事

刘宁益拥有22年的律师执业实务经验。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8年的他,多年来坚持援助弱势群体,先后多次获评湖南省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连续8年获评长沙市优秀律师“办案能手”,连续5年获评“长沙市优秀法律援助律师”等。

他带领科室人员构筑了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并在妇联、残联、工会、团委、法院等单位和岳麓区高校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创建了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行“点援式”服务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

18年来,他带领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挽回各种经济损失11.4亿元,为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咨询3万余人次,受理指派案件件,受援人中残疾人人、老年人人、未成年人人、农民工人、妇女人,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人生笔记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工作,在千锤万凿中力争成钢。

见义勇为楷模

郑小飞:英雄过处不留名

人物名片男,38岁,岳麓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人物故事

自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郑小飞先后获“长沙市公安局优秀党员”“交警之星”“长沙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年4月5日18时,橘子洲景区西侧游步道入园岗亭附近,一名年轻男子不慎落水。景区工作人员汇报后立即投下救生圈救援,郑小飞恰巧巡逻至此,不顾自身安危跃入湘江,为男子套上救生圈。由于落水路段情况复杂无法上岸,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拖着意识不清的男子往沙滩公园一侧靠近,在游水几百米后等到水警救生艇赶到,成功挽救了男子的性命。此后郑小飞悄然离开,只在照片中留下了形象,景区工作人员经多方询问才得知是他救的人。

从警多年,郑小飞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抗击冰灾,总是冲在第一线。同事知道他救人之事,打算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他却腼腆地拒绝了。记者问他救人时的想法,他说:“当时没有多想,落水的人很危险,自己会游泳,就跳下去了。”许多人赞扬他:“不为名利守初心,英雄过处不留名!”

人生笔记

见义不为,无勇也。我愿成为一名勇者,以坚毅果敢之姿,履行人民警察之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为民解忧。

宋超:凭借义勇维护和谐稳定

人物名片男,36岁,橘子洲景区管理处保卫科科员

人物故事

年3月6日下午,岳麓区公安分局治安三大队橘子洲中队接到的救援指令,一名女子欲跳河轻生,但由于报警位置不明,值班警察一边立马出警寻找,一边通知橘子洲景区保卫科一起协助搜寻。宋超当日当班,接警后立刻调派就近巡逻的保安队员带好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备全力搜寻。根据报警线索,宋超发现欲轻生女子后,飞速拉回并不断劝导,最终将女子平安救下。

至今为止,宋超为主或协助他人共救助10余人。年6月中旬,他将一位重度中暑游客背往游客服务中心,协助医务室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救助,直至其恢复;年6月13日,他在景区救起了一名意图轻生的女子。重大节假日期间,景区每日游客数万人,宋超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在地铁出入口、转梯旁,耐心地分流游客,确保游客安全。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多次劝导并驱离非法经营摊贩和非法营运车辆,受到游客称赞。

人生笔记

在每一个转角处徘徊,为的是维护和谐稳定,为的是用心写下对义勇的认知,写下对每一个生命的重视。

诚实守信楷模

周厚德:脚踏实地的耕耘者

人物名片男,50岁,含浦街道九丰村寺冲组人,长沙周厚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人物故事

周厚德和妻子于年一起回到家乡,承包村组无人耕种的田地,探索绿色蔬菜种植。清表、整块、砌营养池、装电、建大棚、装微系统、进土,终于建成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基地。夫妻俩多方请教相关专家,经过不断尝试,终于掌握了现代绿色蔬菜种植技术。

抱着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的初心,周厚德种植蔬菜坚决不打农药,全部使用有机肥,不仅蔬菜品质高,长势也很好。夫妻俩对绿色种植方式的坚守,诚实守信、勤劳肯干的精神,不仅获得了乡亲邻里的点赞,也赢得了蔬菜市场的高度认可。蔬菜种植基地的订单越来越多。

年下半年,为了确保蔬菜基地更好地运营,周厚德成立了长沙周厚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年来,公司已流转土地余亩,带动了本地农民30余人开展绿色种植。今年,公司还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

人生笔记

人生要像种菜一样,脚踏泥土,躬身耕耘。只要态度端正,劳动就会产生效益;只要有土地,就可以创造一切可能。

王革红:不忘初心造福他人

人物名片男,52岁,桔子洲街道岳南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人物故事

刚来社区任职,王革红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莫天池一家的情况:莫天池出生时遭遇意外,不幸罹患脑性瘫痪,导致先天性运动神经受损,不能行走。父亲因一场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也有肢体残疾。面对这个灾难深重的家庭,王革红承诺:“你们放心,只要我王革红在,我一定帮你们到底。”他说到做到,经常帮助莫家干体力活,给他们买米买油,帮助办理各项手续。为了当初的一句诺言,他一干就是20年。莫天池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获全奖被美国名校录取,目前正在攻读博士。

担任社区职务的20年间,王革红始终把居民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无论是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内涝,还是在社区建老年活动室,他都克服重重困难,言必行,行必果,用初心和实际行动坚守自己的承诺和信念,深受居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赏。

人生笔记

大事小事一个样,分内分外一个样,答应的事就要努力做到。

孝老爱亲楷模

彭海霞:十年陪伴诠释孝道

人物名片女,59岁,观沙岭街道德润园小区居民

人物故事

彭海霞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感动了众多邻居,被誉为“最美儿媳妇”。公公去世早,彭海霞便与丈夫将婆婆从邵阳县农村接到身边生活。年婆婆突患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点滴都得靠人照顾。婆婆不仅记忆力衰退,还经常大小便失禁,从洗换衣物床单到帮助洗澡,彭海霞都是悉心照料。在饮食上,彭海霞更是尽量把饭菜做得熟烂可口,将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使之既适合老年人的牙口,又能保证营养充足。患病后的老人情绪时常不稳定,有时还将她弄伤……这样的日子已坚持了十年,其间既有心酸和不易,也有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体力劳累,彭海霞却从未放弃。

作为党员,彭海霞热心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的志愿者骨干,常年帮扶社区内孤寡老人、失独老人和孤儿,社区入户宣传、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更是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她曾获评观沙岭街道石岭塘社区优秀党员、观沙岭街道石岭塘社区“最美志愿者”。

人生笔记

照顾老人日复一日,用行动写下的孝便可得到不断复制。

袁莎:无怨无悔谱写敬老之歌

人物名片女,32岁,含浦街道大坡村杜家垄组村民

人物故事

袁莎既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女。年,袁莎嫁入大坡村,与樊建斌结为夫妻。十几年来,袁莎一直悉心照料家中病重的公公。公公患有高血压,而且经常中风,发起病来全身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因丈夫没日没夜忙于工作,她既要照料公公,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叔伯兄弟和小姑子担心她过于劳累,提出轮流伺候老人,被她婉言谢绝。她不仅每天要为老人洗漱更衣、喂饭喂药,还要经常给老人翻身,促进老人的血液循环。通过她的悉心照料,目前老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观。她的善良和默默付出,成为老人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柱,深受村民好评。

人生笔记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助人为乐楷模

黄怡祖:点燃慈善的星星之火

人物名片男,56岁,退休于长沙市观沙岭军休干部服务站,现为望岳街道卓越社区筹备委员会居民

人物故事

黄怡祖多年来致力于慈善工作,于年资助重庆黔江大山区2个父母双亡、由爷爷照顾的小学生直到初中毕业;年,加入长沙市润物志愿者助学中心,定向帮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直到毕业,还资助了2名贫困中小学生;组织和参与20余次中大型捐助活动,惠及多名贫困学生,至今个人累计捐助10多万元;今年5月,他又一次性捐出30万元,发起成立润物慈善基金会,为更多有志慈善事业的人参与助学工作提供平台。儿子结婚时,他鼓励他将礼金5万元捐助给贫困学生。

黄怡祖不但从经济上扶贫,同时也从精神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