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对于自我的意识以及对客观外界的反思,发展的都不够完善成熟,因而他们总是无法正确评价自己,也无法客观衡量外界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以父母为榜样,把父母当成是自己行为模式的楷模,时时处处向父母学习。后来,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开始上幼儿园,紧接着小学、中学……一路下来,孩子们成为了社会的一员,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除了家庭之外,他们更多地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因而,很多孩子在入学之后,常常会以老师和同学为榜样。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榜样往往是指积极正向的,但是不可避免很多时候生活中有些人会给别人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对于有甄别能力的成人而言,当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判断,但是对于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而言,未免会感到模糊和混乱。一旦遇到坏的榜样,他们就会不知所措,甚至受到负面影响。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榜样因为其言传身教的作用,往往会对人们起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若我们的榜样来自身边的人,我们难免要与他们朝夕相处,因此受到影响的概率更大,程度更深。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女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身为表率,做好女孩的榜样。尤其是在女孩模仿能力最强的幼儿时期,她们几乎成了父母的翻版,毫无判断能力地对父母一切好的和坏的表现都全盘照搬,统统吸收和内化成为自己的。在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因为工作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地作为学生的表率,这种榜样作用比起父母在生活中无意时表现出来的随意随性,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加上知识的灌输和传递,使得女孩们能得到积极正向的引导,因而更能够获得进步。
小曼在班级的学习成绩总是排名中等,其实妈妈很清楚小曼完全有能力让自己进入上等生的行列,只是缺乏动力而已。尽管妈妈经常鼓励小曼,也趁着考试的机会对小曼威逼利诱,但是小曼就是无动于衷。思来想去,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一个周末,妈妈出门去买菜,居然把小曼的同学妞妞带回了家。妞妞家住在隔壁小区,因而妈妈向小曼解释:“我买菜的时候碰到妞妞妈带着妞妞也去买菜,就邀请妞妞来咱们家做客。”作为独生子女的小曼当然愿意有一个同龄的玩伴,尤其还是在非学习的时间环境下,因而她们很快就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一来二去,小曼和妞妞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小曼的月考成绩出来了,还是不上不下,在班级里位列25名。妈妈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对了,来咱们家玩的妞妞考得怎么样?”小曼想了想,才有些羞愧地说:“妞妞是前十名,她的数学比我好。”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是么,照我来看,妞妞也不比你聪明。就像你俩有一次玩游戏,她不是还输给你好几次吗!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努力,把数学成绩提高一点点,一定能够赶超妞妞。”从此之后,尽管小曼和妞妞还是好朋友,但小曼已经把妞妞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她暗暗告诉自己:只要妞妞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与此同时,她也把妞妞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妞妞。
又一个学期过去,小曼果然在期末考试中考到了第八名,和妞妞并列。看着小曼如此巨大的进步,妈妈打心眼里高兴,也为自己的“榜样法”暗暗叫好。
女孩的心思很细腻,对于敏感的女孩而言,她们既可以和其他女孩成为好朋友,也可以和其他女孩成为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为了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她们还会把其他女孩当成自己的榜样。小曼的妈妈正是巧妙地把妞妞带进了小曼的生活,使妞妞成为小曼的榜样,不断激励和促进小曼取得进步。妈妈的良苦用心总算没有白费,看着和妞妞并驾齐驱的小曼,妈妈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榜样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人,他们和我们处于相差无几的环境之中,甚至起点也差不多。因而当我们落后于他们时,心中难免会感到挫败,也会因此萌生出要赶超对方的心理。尤其是在生活中,榜样的作用更是无穷的。聪明的父母不会一味地督促孩子,而是会巧妙地给孩子树立榜样,从而让孩子们在榜样的激励作用下不断进取,获得巨大的进步。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讲,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女孩更应该身为表率,既向优秀的榜样学习,也让自己成为他人的楷模,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变得更好。所谓社会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只有拥有我为人人的精神,才有可能带动整个社会的改变,使得社会上人人为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