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多学画画的人一直都在练习造型,只是为了画得更像吗?其实不是这么简单,有很多大师的画看似随心所欲,但仔细研究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大师的造型其实都非常严谨,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学画练造型不是仅仅为了画得更像而已,其实,有更深层的意义,分析如下:
1练习造型准确是为了有控制形体的能力,这个可以让它往像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往不像的方向发展,不像的发展就是变形,有造型能力,可以随意控制形,那你就有很大的发挥余地。
比如变形大师,毕加索:他可以说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变形大师,其勇于创新的胆量,别出心裁的构思都令人难以企及,但是这样一位不拘一格的大画家,其早期作品的造型依然是相当严谨准确的,他后来的这些变形,我不认为是对前期写实造型的抛弃,更是一种升华,是一种他对形体的洒脱表现。
早期作品,可以洞见其造型功力之倪端。毕加索自己曾经说过,他在15岁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画家的水平,成年后他要向孩子学习,不受羁绊的随心所欲的画画,这一点是否可以说明,他对绘画的造型要求已经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当然,对这种思想的理解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千人千面,但是,他的造型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没有悬念。
毕加索15岁时候的作品:有谁还会怀疑毕加索的造型能力?
梵高
许多人认为梵高的绘画基础不好,造型不准,但这也是一种错觉。仔细推敲一下,他的画里竟然没有解剖方面的问题。这证明,他的造型水平比大家想象的要好很多。
夏加尔
夏加尔的画变形较为明显,但是也能看出其深厚的造型功底,他能通过变形,把绘画画出诗意,这也是对形的完全掌控的一种最佳体现,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造型的能力,他的画会有如此的美感吗。
2很多写实画家的都有些少许的变形,这些变形是为了画面的取舍,因为画家的造型能力太强,变形非常巧妙,已经骗过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眼睛,比如:尼古拉.费钦的作品:
这张费钦的素描,一眼看上去,非常写实,但是仔细再看看,发现,人物的脸部从鼻子以下是拉长了的,这样做是为了突出人物的鼻子和嘴唇的表情特征。
费钦的绘画人物一般都是以传神的表情取胜,但是你们看他的画的人物就是照片那样完全的照搬吗,很明显,远非如此,细心的人不难看出,人物的五官是经过了巧妙的变形与夸张的,只是这一切隐藏的太深,表面上看不出来而已,并且,他画的人表情如此生动,第一时间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走了。此种做法是典型的造型高超的表现。
3很多画家画得很真实,但是这些人也不是完全再现自然,没有企图机械地模仿自然,他们的造型大多数已经是通过自己主观取舍,使之完全符合有利于作者自己主观想法的表达,这种取舍依靠的就是造型能力,这些绘画大师中外都有,例如,
中国的画家法常,以禅画而著称的宋代画家,法常的作品线条流畅,笔法简练,一笔成形,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在造型方面经过了大胆的取舍,这种取舍是需要深厚的造型功力的。
美国的安德鲁.怀斯:他的绘画主要是通过人物神情的精彩描绘,再现人物内心世界,五官表情是主要表达的对象,其他细节省略概括,他的这种能力是由其精湛的造型水平带来的,微妙的细节中暗含了精妙的取舍,使人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走入到画中,这就是造型艺术的魔幻。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大师,他的传统绘画是被公认的造型方面的楷模,看他的画,形体,透视,解剖无可挑剔,但是他的画依旧不是画照片,是再现艺术上的真实,而非客观上照搬自然。
总结,绘画造型的训练目的是让人对造型掌控的能力不断稳固提升,游刃有余,这样才可以创作出艺术来。在一个最简单的层面上来说,造型恰如“庖丁解牛”,首先,画家对形体处理在技术的熟练要达到要求,这无关你画什么风格,写实与否。在这个基础上,你的绘画才能谈风格,当你在造型方面自由了,没有阻碍了,就可以向更高一个层面进阶。只有这样,在绘画面前,画家才能成为主人,不被物体的造型所左右,取舍自由,完全凭感觉去画,就接近大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