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他荣立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却隐居64

来源:楷模 时间:2023/1/8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903.html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位党员的人生信条,不论他是二十岁的小伙子,还是九十岁的老爷爷。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无数的青年都冲在保家卫国的前线,为国家浴血奋战是青年们最光荣的事情,即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生命。

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这些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但是这些先烈们却不计功名,只顾默默无闻为国家、为我党奉献自己的一生。

战争结束后,这些人民的骄傲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脱下了军装,扎根基层,一扎就是一辈子。

在去年的国庆阅兵上,一个特殊的老兵方阵里,有一位老兵,他荣立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在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后,却隐居64年。做到了真正地扎根基层,他就是老兵张富清。

战火里的英雄

张富清在年生于陕西省汉中市,24岁便加入了解放军,并且在同年加入了我党。

张富清家境清贫,父亲和大哥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母亲和二哥是张富清的依靠,但是母亲体弱多病,张富清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去做长工。

即使是这样,这个家庭也没有得到好运的眷顾。二哥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在当时被国民政府抓去当了壮丁。为了让家里能够有一个壮劳力陪伴母亲,张富清选择用自己去换回二哥。

但是由于当时的张富清年纪很小,只好做后勤,部队里其他强势的人不满时就会毒打他,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在国民政府部队里受尽了苦头,直到年。

年,我党的军队打来了,这一场战争带给了张富清自由。解放军给了张富清足够回家的路费,他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去找自己的母亲和二哥。但此刻,张富清做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在被解放军给予自由的那一刻,他握着解放军给自己的路费,毅然放弃了回到家乡的机会,而是选择加入解放军,开始了他为我党为人民奉献的一生。

年6月,这是张富清加入解放军的第一场战役。他作为十四团六连的战士,担任着壶梯山战役的突击队队长。

作为突击队队长,张富清带领队伍成功攻下了敌人的一个碉堡,歼杀了两个敌人,还缴获了一挺机枪,极强地巩固了前方阵地,为后面大部队的前进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因此荣获了一等功。

这是张富清人生中的第一个师一等功。谁能想象当初那个在国民政府队伍里打杂遭受虐待的少年,现在在解放军队伍里英勇善战、首立战功呢?

时间仅过了一个月,张富清又带领自己的突击队在东马村消灭了外围首位,再一次占领了敌人一个碉堡,即使自己负伤了也没有从突击线上下来,继续浴血奋战。

张富清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了胜利,一整个团队都荣获了一等功,这是张富清人生的第二个团一等功。

年9月,张富清已经是十四团六连的班长了,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时发现了敌人,反应迅猛的张富清在第一时间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成功拦截了敌人并且迅速消灭了他们,这一次张富清荣获了二等功一枚。

队伍的行进一直没有停止,张富清的战绩也一直在刷新。年9月,张富清在战役中连夜上城,夺取了两个碉堡和两挺机枪,打得敌人连连败退,从天黑一直坚持到了天亮。在前线的不分昼夜、英勇无敌让张富清再一次被授予军一等功的奖励。

自从加入解放军的那一刻起,张富清就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全心全意打胜仗,之后更是由元帅给他颁发了一枚特等功勋章。

元帅在视察鼓励连队时,曾拉着张富清的手夸赞它表现突出,立了大功。张富清自此便将元帅的表扬牢记于心,成为了他最大的动力和鼓励。

张富清的报功书更是直接寄回了汉中老家。曾经家里的那个替哥充军的孩子,终于在解放军队伍里发光发亮了。

直到年新中国成立,张富清在短暂休息后又再一次挺进苍凉的新疆,去那里平息西北的战火。

在新疆的张富清还没安安稳稳整顿好,又在组织的一声令下赶往了朝鲜,去当了前线的指挥员……

张富清总是这样将组织的命令作为第一指标。

转业进基层

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张富清的戎马生活终于结束,他被派往了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从未上过学的张富清用两年的时间光荣毕业。张富清的毕业季选择就是是否专业。

这个在战火里成长的英雄再一次选择了听我党号召,已经31岁的张富清,选择去了偏僻的湖北来凤县,还带上了自己的妻子。

为了好好做好基层工作,张富清将自己所有的军功章都放在了箱底,从未向人讲过自己的辉煌事迹,即使是张富清的子女也不知道。

在基层的工作张富清一干就是64年,直到相关部门去采集退役军人的信息时,张富清的雄伟战绩才被曝光。

当被问到为什么隐居多年,从未提及这些英勇过往时,张富清说,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有的都牺牲了,他们的战功远远大于自己,他们的功劳远远大于自己,而自己更是没有资格来显摆这些功劳。这应该是大家的功劳!

已到耄耋之年的张富清老人在95岁被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并与主席合影。这个在枪林弹雨中,凭借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当、为人民默默奉献的老人,在镜头前还是依旧衣着干净、眼神坚定地做着标准的敬礼姿势,在花车的搭载下,在阅兵仪式中缓缓驶过金水桥。

老一辈战斗军人的内在强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对我党和人民的坚定是用自己的身上的每一道伤疤来证明的,值得每一个人的尊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