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老家把这种树叫“黄牛头树”,是因为这种树干有些像黄牛的头。无意中知道了故乡的“黄牛头树”就是“黄连木”,于是就到百度上去查,有以下的说法:
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长。枝密叶繁,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雌花序紫红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观;宜作庭荫树及山地风景树种。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
还有:
楷(jiē)树是自然界中实有的一种树,俗称“黄连木”,其木质地柔韧,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珑剔透、木纹如丝而不断,名曰“楷雕”,是一种很出名的工艺品。
还查到:
关于“楷模”一词的由来,北宋人孙奕在其所编著的《履斋示儿编》一书的卷十三中说:“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而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则载:“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许慎《说文解字》有不足者补之。临川吴文正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法则。况在周、孔之冢乎,曰:‘出何书?’曰:‘出淮南王安《草木谱》。
其实,“楷树”的“楷”(jiē)与“楷模”的“楷”(kǎi)是两个同形异音异义词,二者并无意义上的联系。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树传说为其弟子子贡所植。相传子贡奔丧回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间子贡所植的楷树遭雷火焚死,后人遂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贡手植楷”。又于石上建亭存碑,亭名“楷亭”,亭与碑今都完好。但模树却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树木,因为“模木”之名除在淮南王安的《草木谱》一书中有记载外,其他古籍及近现代植物学著作中都未见有这一树名,而淮南王安所著的《草木谱》一书除了在上述笔记小说中被提到外,在其他史籍中也未见提及的,故极有可能这本书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冬季落叶的黄连木夏季叶盛的黄连木冬季落叶的黄连木夏季叶盛的黄连木按照以上的说法,“楷(kǎi)树”和“模树”都是子虚乌有的。在我的老家故乡,与“楷(jiē)树”形影不离的是“清香树”,百度中有“清香木”的解释:
清香木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稀达10-15米;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黄色微柔毛。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先端细尖。产中国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生于海拔-米的石灰山林下或灌丛中。叶可提芳香油,民间常用叶碾粉制“香”。木材花纹色泽美观材质硬重,干后稳定性好。可代替进口红木制作乐器,家具,木雕,,用其乌木制成的工艺品更是价格极高等。园林绿化,枝叶青翠适合做整形、庭植美化、绿篱或盆栽。全株具浓烈胡椒香味,有净化空气,驱毕蚊蝇作用。
“清香木”拿来作盆景的很多,网上查到的都是以下的样子:
清香木盆景来源网络清香木盆景来源网络清香木盆景来源网络而我老家的“清香木”至今还在的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是这样子的,一年四季的长青不落叶。
故乡未落叶的为清香木故乡未落叶的为清香木我喜欢故乡的大树,也喜欢以下大树的故事:
“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大树的故事大树下的故事大树下的故事大树下的故事大树下的故事从我出生到现在,故乡的很多东西已是变得面目全非。还未变的就是这些大树,且故乡最显眼,最美丽,最古老的就是这些参天的“黄连木”与“清香木”,我感觉它们就是故乡的“楷模”。反正“楷(kǎi)树”和“模树”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我不妨大话“黄连木”为“楷(kǎi)树”,大话“清香木”为“模树”,从此“楷模”不再是传说中的子虚乌有。
故乡的大树故乡的大树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大树我很喜欢故乡的这些大树,正因为它们“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所以大话它们为“楷树”与“模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