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新时代知识工人楷模张永忠普通工人中的大

来源:楷模 时间:2023/3/27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1213/4307509.html

在长安汽车有这样一位牛人,听听发动机的响声,就能判断出车子有什么问题;感受下汽车尾气的温度和气味,就能基本清楚车辆运转的情况;多看一眼机器,就能发现有没有少零部件;随手拿起一颗螺丝,就能说出它的长度、口径、安装位置。他就是十九大代表、就是普通工人中的“大国工匠”——张永忠。

张永忠,从事发动机维修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各种发动机疑难杂症上千余个,同时培养了多名徒弟,其徒弟在公司技能大赛中荣获过一、二、三等奖。为此,工厂以张永忠为核心成立了“张永忠服务小分队”,以其精湛的技术为许多维修站和用户解决了不少的疑难杂症,同时为奔奔轿车、杰勋轿车的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张永忠已成为发动机维修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张永忠顺着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如果说留下了什么,他自己评价,只有脚踏实地的脚印!

上世纪80年代,张永忠脱下一身橄榄绿,满怀青春的理想来到长安汽车,被分配到当时的31车间从事过木工工作。初进工厂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张永忠不惧挑战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起、摸索起。

年公司军转民启动研制发动机,在领导和同志的推荐下张永忠与另外六名同志被选上从事对长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领域的“发动机装试”工作。“从装一个螺钉干起、从基本的零件名称学起,装配、磨合、调试不分工种,我什么都干,为第一台“江陵”发动机的点火成功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张永忠说。

时光如梭,转眼已是19个寒暑。凭借着不怕吃苦的狠劲、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劲,张永忠从一个对汽车修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大家口中发动机修理的“土专家”。通过攻克“G系列气门调整螺钉瓶颈”等攻关项目,和参与完成10余个技术革新活动,磨砺炼就了一身发动机调修的真本领,并归纳总结出“望、闻、听、切”发动机调修四字诀。发动机对张永忠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之深,情之切。

年,张永忠发动机“望、闻、听、切”维修法被评为重庆市职工经典操作法,并分别获得工厂及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张永忠被聘任为公司二级技能师。在张永忠看来,“技师”两个字,除了对能力的认可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只要是发动机有问题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

年一季度,国家振兴汽车产业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公司汽车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发动机的任务也猛增上量,张永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调试一线上。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张永忠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20余个省市,他精湛的技术不仅让大家赞不绝口,他诚恳的笑脸和手到病除的技艺也令竞争对手心服口服。

“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是张永忠一直奉行的工作理念。年8月份,张永忠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了气门导管破裂、缺料的瑕疵,并及时提出了返工处理意见,把问题扼杀在了初期;9月份又发现了即将发往南微的上千台发动机排气歧管状态错误的质量问题,避免了工厂更大的损失;10月份,发现了连杆螺母力矩小的质量问题,避免了台发动机流向市场后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凭借着这份执着的坚守,25年来张永忠共为公司、工厂节创经济价值达两千多万元。

张永忠深知,仅凭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远不能满足长安“亲情式”服务的需要,所以在技术交流上、在传师授徒上他从不保守。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多次参与公司、工厂组织的培训讲座,给学员讲授发动机维修知识。另外,还帮助厄瓜多尔等美洲国家的经销商熟悉发动机故障自排法,举办培训3次,培训40余人,并收了6名洋徒弟。如今,发动机调修一线的技术骨干80%是他的徒弟。

如今,经张永忠手调试维修的发动机早已突破万台大关,发动机对张永忠来说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很深的了解。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明朝仍需努力。张永忠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张永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了解新机型、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公司、工厂快速发展对售后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