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榜样王庭虎,男,中共党员,年12月出生,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车间巴山线路工区党支部书记、工长。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铁路工匠等荣誉。(中国铁路)
巴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一代代铁路人用鲜血和汗水践行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巴山精神,指引着铁路儿女书写养路人的不凡故事。
铁路楷模。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当了一名铁路养路工,26年来不曾离开。王庭虎,作为秦巴山区的一名铁路养路工,在崇峻巴山练就了坚毅担当的铁路精神,在数十年如一日之间传承和实践着“人们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王庭虎被评为铁路楷模,体现了新时代对辛勤劳动价值的认可,诠释了诚实劳动依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提倡的崇高精神。为劳动者确立了奋斗的标杆,展现了创造性劳动的巨大力量,王庭虎让广大劳动者看到了奋斗的方向。这些铁路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崇高的荣誉,不仅仅是对他们的礼赞,更是向全社会发出清晰而强烈的信号:劳动无贵贱,行行出状元。
劳动伟大。王庭虎作为社会基层一线的劳动代表,他甘于奉献。“襄渝线是一条流着烈士鲜血的大动脉,我们要是养不好,实在对不住筑路烈士们。”作为养路工,他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践行着“在一天就干好一天”的承诺;他带领巴山职工在阴冷潮湿的隧道里,日复一日整修线路设备,以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精神奉献着襄渝线这一条大动脉;每次岗位调整,他都主动要求留下,他说:“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我已经和巴山融为一体了。”数十年如一日,王庭虎可谓是用劳动在铁路画卷上,谱写出了一曲令人敬佩的劳动赞歌,为铁路同行乃至全国劳动者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工匠光荣。王庭虎所养护的巴山工区管辖着仅仅12公里铁路线路,但这12公里却有着襄渝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和最大的坡度,堪称铁路的“地质博物馆”,而这“博物馆”的守护者王庭虎可谓是大工匠。他说:“身子只有趴得够低,才能精准目测钢轨的平滑度”,俯身趴在道床上的他放佛在亲吻这片他坚守了31年的土地。我们崇尚这样的工匠、尊重这样的工匠。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王庭虎是铁路工作中的杰出榜样,是精益求精、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卓越完美的时代工匠代言者。今天的我们,当继承弘扬劳动奉献的伟大精神,一如既往地奋斗不息,用勤劳的双手在各行各业,书写民族未来的光辉篇章。(文/马奎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