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绿了荒山富了百姓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来源:楷模 时间:2023/6/4

「本文来源:人民网」

年1月27日,李保国(前)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秋日太行,层峦叠翠。9月初,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余亩苹果树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再有一个来月,就是苹果去袋、着色、收获的季节了。

“村里人都住上了楼房,富起来了!”望着漫山遍野的果树,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李教授,岗底的好日子,是你用生命换来的……”

村民口中的“李教授”,是“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中,每年深入基层多天,让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

“我愿把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李保国是河北武邑人,出生于年。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见不得老百姓穷。“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学农林专业,该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民做点儿什么。”

年,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才十几天,他就和同事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那是河北邢台市前南峪村,曾经“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李保国跑遍山上的沟沟壑壑,探索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积流。终于,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成活率从10%提高到90%,贫瘠干旱的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带。

有一年,岗底村暴发山洪,村里多亩耕地被冲毁。李保国随学校科技救灾团赶来,望着难过的村民,悄悄留下自己的“别灰心,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我来帮你们!”后来,李保国带着妻子在村里住下来,推广苹果套袋技术。如今,当地的“富岗苹果”已成为驰名商标。

与农民打交道30多年,李保国与农民结下深厚感情,手机里存了几百名农民朋友的电话号码。“为了农民兄弟的真心实意,我愿把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说。

“我要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李保国深爱教育事业。除了在山区基地忙碌,他还承担了学校多门课程,全年达学时。

“他从没调过一次课。作为老师,他做到了以教学和学生为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黄选瑞说。“老师说,‘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给学生上课,你们是林学的未来和希望!’”林学院级本科生赵玲玲说。

李保国将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生产一线的信息及时更新在教材和课堂里。“我要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他把大批学生带到田间果园,与学生一同住联排通铺,做实验课题。

李保国和学生们有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