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家堂
(作者后排左一)
年,我在要塞区警卫连一排当战士。一天,连长于恒太找我谈话,说让我给要塞区副司令员王化金当公务员,并且简要介绍了情况,提了要求。因为我没有思想准备,听说后心里直扑腾,晚上也没睡好,翻来覆去地想:我一个入伍才几个月的新兵,农村出来没见过世面,能当好公务员吗?首长家里什么样?怎样的生活习惯?自己能适应吗?折腾了一宿,也没理出个头绪。
第二天,于连长领我去了王副司令员家。我仍有些紧张,不过听了连长与首长的对话,看到首长慈善温和的样子,心里宽松了些。随后,观察首长家居摆设,也都平平常常,似曾相识,没有想象的富丽华贵,这使我从心理上亲近了许多。
(王化金司令员)
王副司令员是刚从大钦守备区调到要塞区任职的,家属有病在外地疗养没能随迁。我的任务是照顾首长生活,就是打水打饭、整理卫生等等。按说活不重,但干起来挺忙活,有时还忙一头汗。王副司令员看了总说:“小王,歇歇再干。”我理解首长的爱兵之心,再说我比他的儿子还小四五岁呐!王副司令员爱兵是有历史的,人们说他当班、排长时,行军中常替体弱有病的战士背枪;在朝鲜战场上他都当营长了,仍把好吃的留给伤病员吃,把水节约下来让战士喝,把自己的棉衣拿来为别人御寒等等。首长爱兵一贯如此,当然对我也不例外。
王副司令员怕我想家,闲了就和我拉家常,问这问那;有时也给我讲战斗故事,打鬼子啦,解放上海啦。他对部队学文化很有感慨,他说,过去家里穷,上不起学,幸亏当兵后才学了点,但很管用,要不当了指挥员连作战地图也不会看。你们年轻人将来有大用处,要抽空学习。我记得当时兴起了“外语热”,他还让正在上高中的小女儿教我英语呢!
(作者当年照片)
一般情况下,我到机关食堂为首长打菜。夏天,院里小菜园的菜成熟了,有时我也动手炒。我哪里会炒菜?都是先到食堂问问,有时也看看炊事员怎么炒,回来就琢磨着干。这样学着炒,炒着学,时间长了,我还真摆弄出了两个好菜,一个脆炒芹菜,一个家常豆腐,首长挺爱吃。不过也有露馅的时候。有一回菜炒的不咋样,我很不好意思。王副司令员反而说:“中,吃着还不孬呢!”我心里有数。平时我有做的不够的地方,首长也都是心平气和地指点。天长日久我深深感受到了王副司令员待人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美德。
(左一为王化金司令员)
王副司令员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出名的。他年入伍,战争年代那可是什么样的苦都吃了。他又是一个“老海岛”,从年进岛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远离大陆的北五岛。长期的艰苦环境,使他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他常说:“吃啊穿啊,这生活上的事不用太讲究。应该讲究的是工作、是学习。”他下连队就是和战士一样吃大锅菜,有时要给他加个小炒,他说啥也不同意。改革开放以后,部队现役干部节假日可以着便装了,可是他总是一身军装。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王副司令员的工作没有更多的了解,但其学习刻苦程度却亲眼目睹。他的床头、桌面经常摆放着许多书刊,尤以军事科学和战略战术研究之类居多。首长没有多少业余爱好,白天学,晚上学,常常学到深夜。我除了白天在首长家里上班,夜里还要参加连队值勤。夜间巡逻时,经常看到王副司令员宿舍的灯亮到深夜。一句古谚闪过脑海,我作了两个字的改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首长读书时”,作为王副司令员刻苦读书的真实写照。
王副司令员律已甚严,堪称楷模。对子女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他儿子明海,在船运大队某艇当机电长,驻地离要塞区机关很近。春节放假,明海大哥请假回家吃过晚饭,恰逢机关放新电影。当时我把票取回放在桌子上,明海大哥拿了一张,高兴地说:“看电影!”王副司令员听到后说:“说什么?”儿子重复“看电影!”首长正色道:“这是机关发的票,你不能去!你看电影应该随部队看,你必须立即归队,别忘了你是军人,请假的时间到了。”听了父亲不容置疑的严词,明海大哥哑口无语。但我心里觉得有点过分,不就是看场电影嘛?何必认真。后来想想还是明白了,首长是对的。坚持原则、严于律己,这正是王副司令员的人格魅力所在。
王副司令员后来升任为要塞区司令员,几年后离休,我也解甲归田。
回忆在首长身边的日子,首长言传身教,使我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做人的道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受用不尽。
(第二排左数第三为王化金司令员)
作者简介:王家堂男年9月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年入伍,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年复员。现任淄博安泰建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