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佛教三宝与道教三宝有什么相同之处

来源:楷模 时间:2023/10/14
白癜风的治疗与控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0/9338716.html
“佛教三宝”与“道教三宝”有什么相同之处?道教“三宝”道教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 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 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里,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到健康。古人说:救济受灾的人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如防患于未然,将灾祸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佛教“三宝”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佛:最初是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泛指十方世界无数诸佛。法:是指诸佛所说的一切教法,包括佛教的一切理论学说。僧:指佛教的出家信徒,是依照佛的教法出家进行修行的人。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从信仰观念上说,佛教是以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觉”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己觉悟,二是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也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备这三项的全部内涵。小乘一般以佛作为对释迦牟尼个人的尊称,随着佛教的开展,以后渐渐形成了三世佛、十方佛、三身佛、佛数如恒河沙子、佛有无量数等观念。从基本教义方面说,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丝毫不变的本质或“灵 ”存在,生存就意味着承受无穷尽的痛苦;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跳出苦海,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涅槃彼岸。从生命存在形式而言,佛教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命体不外乎凡、圣两类,总称六凡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彻底摆脱了痛苦,同属于圣类;天、人、阿修罗、畜生、 、地狱同属凡类,合称六道。综上所述,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道教讲“道”,而佛教讲“空”,其实这两个字的意境相同,都是说无为的一种现象,还有一个相同之处是教人行善,教育人们应当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的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