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最新经典诵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内心

来源:楷模 时间:2023/10/28
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原文节选圣治章第九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白话释义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艾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诗经·曹风·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著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杞,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导读讲解今天的《孝经》节选承接上周的内容,并从圣治章第九过渡到纪孝行章第十,圣治章第九的结尾孔子为大家展示了君子是怎样修行自身的德行,并以德治教化人民的。而纪孝行章第十则从一开篇便为大家展示了孝子应该做到哪些事情才是孝。孔子认为,孝子在日常的起居生活中对父母要尊敬,从内心中的尊敬,例如老人在跟我们讲话的时候,我们能认真地听,尤其是在老人唠叨的时候,即使是没用的话,我们也能很耐心的听,这只是一个例子。在我们言谈举止中都要对父母的尊敬;在奉养老人的时候,不是给老人多少钱,或者我们做什么了,或者付出了多少,甚至我们对老人提出了要求,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能让老人快乐父母病的时候,我们真心的担忧,而不是表面上的担忧,这条只能扪心自问了,我们是否真的在意父母健康,是否真的孝,只有自己知道了,你如果真的愿意做孝子,你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心;父母去世的时候,你是否真的悲哀,如果你是真的悲哀,就说明了你对父母双亲是真的有亲情,有孝;祭奠双亲的是时候是否庄严,自己的心中是否庄严,是的话,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应付。祭奠的时候,犹如父母在面前的感觉。延伸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先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童能这样懂得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在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了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被历代传颂,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所以,濮阳合一学校提醒您现今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行孝也不只是小朋友的责任,而是天下所有做子女应该做的。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内心中孝敬父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