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市场 >> 正文 >> 正文

学习的楷模,教育的经典

来源:楷模 时间:2022/10/6

——《爱的教育》分享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我今天分享的书名也正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阿米琪斯所写,该书意大利的原意是“心”的意思,另有副标题为“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从副标题中我们不难理解和猜想到,作者是以日记体写了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一学年的经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中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无不流溢于纸上。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更具真实感,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

首先,我想谈的是现在施行的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垫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们除了教给他们知识,还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爱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素质教育的典范。它有诗人般细腻优美的语言、哲学家那样敏锐的洞察力、生物学家那样渊博的知识、绅士般的风度与品格。把读者带到广阔的社会中去,娓娓而谈,循循善诱。它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由此可见,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更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我印象深刻的是情感教育,并且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无情鞭挞,读后令人回味无究,发人深省。在看书的过程中回忆起平时为人父母、为人师尊的态度,读了这本书会难堪起来,不觉惭愧地流下了眼泪。书中叙述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近于理想社会。虽是幻影,使人感觉到了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都要如此才好,于是感激之情就情不自禁了。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同,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裴宝尼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叫做“每月故事”,分为亲情和爱国两大类。《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裴宝尼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裴宝尼老师的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当班上同学欺负弱小时,老师声色俱厉地说:“你们欺负老实的同学,你们戏弄手有不幸的弱者。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本领?这种行为最可耻。”

裴宝尼老师分享的“每月故事”类似于我们的班会课一样,在第一次分享“每月故事”时,他说到:“我想把许多美好少年的美德善行,一一编成故事来讲给你们听。希望你们拿他们做榜样,个个都成为意大利的好少年!”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教育的要求所在,裴宝尼老师的道德教育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以及我们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这本书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