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的大学生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影响未来社会价值取向的核心力量。本文从新时代榜样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和大学生榜样选树的四个原则出发,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具有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大学生行为并促使其实践的价值意蕴,并聚焦从内容呈现、载体方面以及宣传途径上做好宣传工作、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家学社立体化的实践路径。
培育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思维跳跃、个性独特、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挑战,但思想不够成熟的特点。新时代的榜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符合大学生思想特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榜样素材,做好榜样选树和宣传工作,对于做好高等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启迪大学生奋发向上、明德向善以及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内涵和榜样选树的原则
(一)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新时代的榜样是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成果推动社会进步或个体行为、人格特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典型性、效仿性和引导性的人或集体,包括英雄人物、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先进楷模等。
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以大学生为主体,指包括家庭、学校、 府、社会等在内的各主体,在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让大学生了解榜样、学习榜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观,从而形成正向价值观,对未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
(二)新时代小学生榜样选树的原则
榜样选树是榜样教育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新时代大学生榜样选树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特指性和多样性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总体特征为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以及从实践中产生。新时代榜样的选树,聚焦于具体的、真实的人和事迹。主要有两种方式: ,检验记载的资料是否客观真实。首先,资料的梳理是溯源的过程。检验事迹记录是否具有逻辑性;其次,资料的选择是鉴别的过程。选择前要查记载的资料是否客观真实、科学,要去伪存真;注重通过榜样周围的人了解其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只有从真实性角度选树的榜样才经得起推敲,传播的时效才能越长、距离越远。
(2)时代性原则。榜样具有时代性,在此指现阶段选定的榜样符合新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 治经济、思想文化影响等出现符合当时阶段主流价值的榜样。新时代的榜样应体现华夏子孙为实现民族复兴同心协力、不懈奋斗的品格特征,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航天英雄”杨利伟等。中国悠久的榜样文化证明,拥有时代特征的榜样形象更容易被接受和效仿。
(3)特指性原则。特指性是最有指向性的原则。在这里是指选择的榜样要符合被影响的主体——大学生,在其认知特点上下功夫。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思维跳跃,个性独特、对新鲜的东西和新兴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特征。故而必须根据其认知特点,针对性的榜样教育。可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内心的榜样是谁,另一方面可根据他们心中的榜样人选,举办一系列活动,牢牢掌握榜样教育的主动权。
(4)多样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既可以是中高年级德才兼备、文体突出的学长学姐,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榜样,包括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一线奋斗者,为促进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各行各业不断奉献、勇于攀登的模范等;二是历史中的人,既包括有记载的品质 的古人,也包括为新中国成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永远留在纪念碑上的民族英雄。大学生受家庭环境、爱好、经历等影响,接触的领域与层次不同,榜样选择也不同。可根据大学生职业规划,即他们想成为“谁”,挑选该领域的榜样。唯有榜样类型多样化,不同群体才能达到心里认同,进而转化为自我品质。
二、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工作
以往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本科教育以下层次的学校,主要方式是理论输入,内容跟着课本走,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因而,把新时代榜样的典型事迹作为德育的素材,通过榜样教育的方法开展教育,既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去引导学生,提高大学生参与度,从而培养榜样意识,培育坚定的信念、审辩的思维,也有利于担当起学生茁壮成长的向导,优化德育工作,建立立体化的育人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为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榜样是促进大学生品德塑造的重要资源。年7月,郑州特大暴雨中出现的一幅幅感人画面,一个个暖心救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国人民贡献了充足的教育素材。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重点在于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在思想指引方面,对于指引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卓有成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既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指引效果,也对其树立远大志向,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规范大学生行为并促使其落实实践
从融会贯通层面来说,新时代榜样教育是在尊重大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学生学习榜样内在 品质,自我学习、自我塑造后践行的过程。唯有经过实践,大学生才能了解为什么 人物能成为榜样,从而领会其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产生情感共鸣,向其看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择善而从,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并外化于行。
三、新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聚焦于宣传:从内容呈现、载体方面以及宣传途径上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在内容呈现方面,要摒弃出现过于宏观描绘的“超人”榜样,为大学生呈现一个丰富饱满、没有距离感的典范。
在宣传途径上主要有三种方式, ,榜样走进课堂。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榜样本人走进课堂,通过面对面与大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勉励大学生立目标、定志向。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以授课方式讲述榜样的故事,并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谈见解;第二,宣讲进入高校。宣讲的价值导向性较强,以本校宣讲团老师为主的宣讲主体通过引入榜样故事,借助新媒体,进行宣讲,可极大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榜样认同感;第三,充分发挥二级院系 支部的作用,高校二级 支部是将本院系师生紧密团结在 周围的可靠保障,二级院系 支部要发挥独特优势,依靠组织力量,围绕榜样教育,多途径、多形式,做好榜样教育工作,落实好实践内容。
(二)着眼于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展榜样教育时要坚持从因时、因地两个角度出发。因时,即借助特殊年份日期对大学生实施榜样教育。特殊年份日期能引起学生对某特定事件的分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