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市场 >> 正文 >> 正文

你若被褐怀玉,你若上善若水,你若持有赤子

来源:楷模 时间:2023/2/27

经常看到劣质的无厘头短视频下面有这样的评论:“孔子看不懂,孟子看不懂,墨子看不懂……老子也看不懂”。

这个“老子”用得很妙。“老子”词条有三种解释:

1,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2,父亲;

3,骄傲的人自称(一般只用于气愤或开玩笑的场合)。

键盘侠用孔子、孟子、墨子引导出的这位“老子”,是借用了那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人生楷模,写《道德经》的“老子”。

函谷关老子雕像

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查证这位老子,结论是当下一句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文献中记录老子的资料太少,连太史公司马迁为他写的列传还不到字,记述简单且后世多有争议,我们就绕过他的生平,直接说故事吧,从传说的故事中感悟老子其人,知道怎样修炼自己才能像“老子”。

一,被(古文通假字,被=披)褐怀玉,清净自守。

老子是世界上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也称太上老君。年轻时,曾任周王朝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所以,大量阅读皇家藏书,使他具有凡人不可想象的才华。可后来,老子看到周王朝日益衰颓,气数已尽,既不想继续当这个图书馆馆长,更不想担任要职拯救濒危的周王朝。于是,他决定离开故土,西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但是,老子是名人,想出函谷关也不容易,不会轻易放他走,是不是有点儿像当年美国不放钱学森走?何况,当年把守函谷关的关长尹喜是老子的“铁粉”,老子想要出关就更不容易了。还好,尹喜答应让自己的偶像出关,只是有个条件而已。这个条件不是现在流行的签字拍照那么简单,而是要老子给他写一本书,一本凝聚老子人生智慧的书。这位不愿展示才华的老人出于无奈,只好就范。最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言左右的著作,就是流传到现在的《道德经》。然后,他就骑着大青牛西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的《出关》,感受一下,白发、黄袍、青牛远去的背影。

老子出关图

被褐怀玉,意思是才能深藏不露,只有你藏好自己的锋芒,才能清净自守。

二,上善若水:甘居下地、海纳百川、柔弱有德。

老子留下的著作里,赞美水的文字很多。他赞美水,第一利万物而不争,甘居下地;第二接纳百川,调剂融合;第三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赞美柔弱的故事。

老子的老师叫商容,有材料说这个故事是老子和商容之间发生的,但也有资料说是老子与孔子之间发生的,尤其现代有一些表现“孔子问道”的雕塑,老子伸出舌头的样子很明显。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和舌头哪个更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更坚硬。”老子张开嘴,“看看我的牙齿”,孔子见老子的牙齿掉光了,默默地点点头。老子又说,“你再看看我的舌头”,孔子看到老子嘴里的舌头完整而灵活。然后老子闭目养神了,孔子便悄悄离开。这就是圣人的交流,智者的论道,不用高谈阔论,道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是“道可道,非常道”。

牙齿硬了一辈子,锋芒毕露,却颗粒无存;舌头软了一辈子,深藏若虚,却依然完好。刚则易断,柔可长存。

大连雕塑公园中的孔子问道石雕

三,心如婴儿:返璞归真,

我们常见一个词叫“赤子之心”,这个成语出自《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的思想是朴素的,老子在文章中一再提到“婴儿”,可以看出老子要人归真返朴,保持赤子之心,刚生的小婴儿就是赤子,赤子之心就是婴儿心、天真心、至善心、无私心,无欲无求,本自天然。老子最反对人用心机。

想起有一年,中国好声音里一个四川的选手,自己创造并表演了一个说唱段子:《老子明天不上班》,导师们都为他转了身,歌曲也火了一阵,看来以“老子”自称是很普遍的现象。

称老子容易,做老子难,你要真想成为老子那样人,要有大才,被褐怀玉,虚怀若谷;要效水之德,利万物而甘于卑下,随时而行,以柔克刚;要像婴儿,有一颗赤子之心,皈原真柔,清静无欲。

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残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