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塑造一个人物。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电影明星,也一点不想做个电影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
好莱坞最帅的男人之一年,13岁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刚刚拍完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初尝成名的喜悦,可他却这样说道:我讨厌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名气,我喜欢表演,但不喜欢随着而来的一切。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实在不简单。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有着一颗不羁的心,而贝尔的心里就是那样的坚毅和纯净。
这种倔强,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像野草般生长。
年轻的贝尔令人惊艳的俊俏30多年好莱坞从影时光,财富和名望对他来说根本就是身外之物,它有着作为一名演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表演始终不渝的真挚热情。
这完全解释了为什么当年他为了拍摄《美国精神病人》足足等了一年,其实当时的出品方认为这个角色是给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定做的,但贝尔即便知道,也一样在不停地为这部戏做准备。
这种情况其实不多见,就好像普通人找工作,如果这家不要你,那么你肯定要再找一家,干等是有很大风险点的,万一人家小李子都已经上戏了,岂不是白等了。
所以贝尔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帽”。
《美国精神病人》是贝尔的癫狂突破之作贝尔甚至抄起电话打给一些人,告诉他们这是他的角色,让他们都不要碰。大家都用疑惑的表情看他:你好像不能演这部片子诶,你到底在干嘛啊?他却激动地说道:都听好咯,我无论如何都要演这部电影!
好一个固执、偏执、独断的小子!
不过幸运的是,几个月之后,小李子突然宣布撤出这部电影,选角的人立马问:之前那个神神叨叨的人现在干嘛呢?有人回答:那个傻帽还在天天练习呢,压根没接别的工作。
得,幸运还是降临了。
贝尔诠释了什么是精神分裂的危险分子就这样,贝尔如愿的出演了年的《美国精神病人》,而这部电影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精彩的表演几乎成了教科书一般,深度演绎了一个精神病人是如何一边大放厥词,一边把别人一点点干掉的。
这回可厉害了,正好印证了那句老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不想成为明星,这句话举重若轻。可是明星的运气来了,你想挡也挡不住。
“橡皮人”贝尔的体重忽高忽低贝尔13岁就被斯皮尔伯格从名候选者中选出,并赢得好莱坞的喝彩;为了剧本上一句:看上去像是一年没有睡觉。就在《机械师》中疯狂减去57斤,若不是医生紧急叫停,险些命丧黄泉;而后又在《美国骗局》中为角色增肥40多斤,成了个脏兮兮的胖子。《斗士》中,又狂减40斤,所以人送外号——“橡皮人”。
贝尔简直就是减肥界的楷模,能胖能瘦,想减多少就减多少,减肥这件事在他那里几乎就像吃饭睡觉那样简单。
当然,这背后是贝尔坚强的毅力,而不光是比例超好的身材和随意拉伸的体质。
令人难以置信的《机械师》为挑剔剧本,曾在家待业两年以上;已获极高声望却不嫌弃配角;又在拍戏身处异乡时深居简出、孑然一身。这些优秀品质终于让他在年凭借《斗士》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虽不是男主角,但也终算付出有了回报。
奥斯卡不是那么好拿的,好莱坞的实力男星多如牛毛,有多少人即便转着大把钞票,依然与奖无缘。
可反过来想,正是不在乎拿奖的心态,才能让贝尔安心于剧本的挑选和表演,没有包袱的时候,也许正是一个人最能收放自如的时候。
《斗士》中依然瘦的认不出来毫无疑问,是从小颠沛流离的生活,赋予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坚韧的性格。
他的父亲是一名固执的理想主义者,而母亲在马戏团工作,在贝尔成为童星之前,家里几乎没有稳定收入,经常搬家,这样的成长环境,贝尔几乎很难记住每个所到城市的路名,也很难交到朋友。
这样的小孩其实在美国很多,要么成了街头混混,要么就是因为家庭原因走向极端,可是贝尔还是非常的洁身自好,也很懂事,没有因此而堕落。
《大空头》中的复古扮相贝尔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养家的重担,一个人养活了包括姐姐在内的6个人,而他的家人还经常为争夺他的片酬互相争执,家庭大战经常上演。
但贝尔却从来也不怪罪他的父母,只是表示以后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为难。
这么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还居然能这么帅,真可以说是高富帅了。
在表演这码事上,就没有贝尔不敢做的。
年的《地下铁》他试过正面全裸;在接拍《蝙蝠侠——开战时刻》后马上转战赫尔佐格的《重见天日》,又疯狂减肥50斤,并且还吃蛆,吊在直升机上穿越森林。
经得住赫尔佐格折腾的都不是一般人有记者干脆就问:为了拍电影,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
贝尔正经地回答:我不钻火堆,也不跳楼,还是比较有底线的。
好家伙,他的底线还真不高。可能除了成龙,就没有几个人敢跳楼。
《终结者》中的反抗军领袖好莱坞的从影期间,贝尔始终保持着和主流电影若即若离的关系,经常愿意出演一些小成本电影。例如,《天鹅绒金矿》《战地恋人》《月桂谷》《逃出熔炉》《决斗犹马镇》《圣杯骑士》等等。
他习惯于把自己变成角色:那不是我,是角色,但也可以说是我,我会全力把自己抹掉。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他演戏,因为他跟角色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角色的痛就是他的痛,角色的苦难就是他的苦难。
我们在银幕外,是能够感受到这一切的。
演摩西也没问题摩西一向是比较难演的角色,神话人物的气质是伟光正的,这种伟光正还不能是形而上的,还要有“人气儿”。
在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出埃及记》中,他为了成为摩西,研读了包括《圣经》《古兰经》《摩西五经》《犹太人传奇》等著作,并因此精疲力竭,最终他做到了人戏不分,以燃尽生命的自杀式表演,诠释了这个传奇人物。
当然,贝尔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与诺兰联袂呈现的《蝙蝠侠》系列。
最帅的当然还是扮演布鲁斯·韦恩很多人心里最好的蝙蝠侠就是贝尔这一版,因为足够黑暗,足够纠结,足够阴郁,完全体现了这个经典人物的困境和痛苦,也契合了漫画中那种面临人性抉择的考验。
他曾透露道,即便接拍蝙蝠侠这个主流形象,也是为了能有更多机会接触独立电影。他可以说:以前总是导演选择我,用这个人,不用那个人,如果我演了蝙蝠侠,是不是就可以让我有一定的主动权,来选择我想演的电影呢。这可是一箭双雕的选择。
所以很明显,贝尔最喜欢的还是聚光灯外的生活。过多的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