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市场 >> 正文 >> 正文

平凡岗位树立匠心之魂,时代榜样造就企业标

来源:楷模 时间:2023/5/3
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有这样一种工作,叫“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故乡辛苦打拼,长年累月的工作,让他们有了特殊的标记,皮肤黝黑,发型独特,但他们勤奋、踏实、刻苦、努力,他们用小人物的精神打造不凡的匠心,他们用丰硕的业绩唱响时代的乐章。

44张国家专利,他是工人更是匠人

一项项荣誉、一个个成果、一份份实践,在马小利的工作室,随处可见,这些事迹的背后是32年的奋斗与坚持,弯道超车,他从一名普通的劳务工人华丽转身,成为新时代的楷模。他只有初中文化。在一家机修厂从一名学徒成为了一名熟练的电气焊工,不甘平庸的他。18岁踏上了离开家乡,做出进入建筑行业的重要决定。辗转多地,多年的打工生涯。让他对一线的工作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年隧道施工中,他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利用直径只有12毫米的钢筋做模具,每50里面弯出一道弧,共有18道的衬砌台车,实验效果良好,让他尝到了知识改变工作的乐趣,从此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成果,迷恋上了改造各类工程机械之路。汶川地震,马小利所在的队伍,不仅工地上房屋和工程设施受损严重,他们负责的龙溪隧道遭到严重损坏,灾后重建被众多施工队视为难以修复的工程。该隧道内属于高瓦斯地层,洞内不允许明火作业。但修复工作急需一台风枪开挖台车,采用洞外焊接,超高超宽的开挖车根本无法进入洞内。一道难题摆在了施工作业队的面前。精通电气焊的马小利临危不乱,将开挖台车焊接部分全部加工成螺栓链接。一下子解决了开挖台车进入隧道的难题。整台台车,共用多螺丝拼接。将零部件运送到隧道内,一天之内组装完毕,连隧道专家都称赞“干了40多年隧道,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用焊接的开挖台车”,马小利又一次以工地改装家的身份成为“业内传说”。此后铁建发明人王小利,在公司的技术和支持下,本着“现场缺啥就造啥,设备不好就改装”的理念,从画图设计到现场实用,取得44张国家专利殊荣。也凭借着自己这股子钻研劲,成为了大家心目当中的楷模

踏遍大江南北,只争朝夕的奋斗者,

马小利的脚步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多个工程都有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从设备故障维修到机械改装使用,他坚持服务一线、自主钻研,逐步成为一线的发明家。冬季混凝土拌合站,三合板封闭搅拌机,设置烟囱从里面通过,利用所带来的热量,使搅拌机室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隧道内车辆调头装置、二合一隧道喷锚混凝土自动配料机、H型钢弯曲机、多功能吊装设备等等发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成本和速度。也充分将自己对设计加工的兴趣转化为只争朝夕的奋斗者,利用科研的力量拼搏出属于自己的奋斗历程。年1月,随着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汇集了十几名技术科研骨干,他们以施工生产难点为突破口,形成各类技术创新,其中20多项被业界推广使用。

奋进的领头雁,敢做平凡的创造者

32载的工作中,马小利随身的笔记本已经积累了好几捆。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马小利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斩获许多荣誉的马小利,虽年过半百,但依然坚守施工一线,他始终觉得,一线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正因为他的坚守,也正因为他深刻明白现场工人的不易,他发明创造的机械,大多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项目施工成本为主。知识改变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创新添加动力,马小利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自学获得西安佳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科学历,目前正在继续攻读本科,怀揣着梦想和追求,马小利完成了由普通工人到知识性工人的转变,赢得了业界内的好评,收获了社会的尊严,随着工作室的发展壮大,马小利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工友和徒弟,成为一批又一批技术干部的导师。

蜕变来自于本领,追梦来源于实干。无数的铁建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着青春和理想,就想敢于追梦的马小利一样,不待扬鞭自奋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