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鲜活,又精致。
徐汇似乎天生就有这样的基因,能在社区日常的生活空间中诞生一个个网红坐标。近期大热的乌中市集如此,邻里中心“天花板”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如此,永嘉路的口袋公园嘉澜庭也是这般,在步行可至的社区生活圈内,随处发现生活的精彩。近期,徐汇区又新增了一个以生活场景“出圈”的案例,那就是位于田林社区的“花开蒲汇塘”。
作为年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徐汇展区,“花开蒲汇塘”以开放式的多元复合空间结合田林街道多个公共节点,承载商业消费、社交互动、科普教育、社区服务等丰富内容,呈现社区生活的美好场景。
地块有机更新,唤醒滨水公共空间
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早在年,上海就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而年起,上海更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徐汇区的田林街道便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之一。两年过后,田林社区的公共空间与街道服务多次升级,持续焕发生机。
作为田林社区品质活力的集中展示,此次徐汇展区的主题为“花开蒲汇塘”,由滨水开放空间主展场、社区更新道路田林东路和两处社区活动展场等多个节点构成。
主展区位于钦州路号,原为钦青花卉市场,如今则变身为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来看,平方米的主展区分为梦空间、共建花园、大地艺术田、花房驿站、小竹林、跨界花园、“在海上”沙发等功能区域,通过不同分区的聚合展示,具象体现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场景缩影。
在展区现场,网易商业之家发现了一幕幕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
展区入口处的梦空间在颇具艺术感的半开放式空间内,集合多家特色商户,涵盖生鲜零售、咖啡饮品、日化商品、花艺零售、环保展览等多个日常生活高频消费业态,展示社区生活圈的商业新模式。
其中,供应生鲜零售的尚上鲜便是网红菜场乌中市集的经营方,乔咖啡是上海知名品牌乔家栅将传统中式糕点与西式咖啡跨界结合的创新品牌。新徐汇集团旗下这两个民生品牌高度契合了社区生活圈的日常需求。
另一边,唯优花园为“花开蒲汇塘”带来了花卉绿植,据介绍,这家商户的店主曾在原址花鸟市场经营过数年,此番回归也有不少居民熟客前来捧场。
“花开蒲汇塘”不仅聚集了这些颇具烟火气的社区日常,还引入了国潮跨界代表大白兔、户外鞋履品牌TSUBO等品牌,为社区消费提供了更多高品质选择。据冠生园大白兔品牌经理透露,消费品本就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大白兔在成熟的徐汇田林社区落地快闪店,能够近距离触及各年龄层的消费者,有助于品牌了解不同客群对产品的态度,更能参与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正与品牌年轻化的规划切合。
一吨计划是“花开蒲汇塘”官方可持续伙伴,在主会场开启了“一吨计划可持续艺术空间”,以城市生态人文多样性的角度给予更多从时尚、艺术、生活方式美学的示范性呈现及交互。之后也会回收展会过程中的各类材料,收纳于一吨公园,邀请设计师与艺术家进行二次创作,参与环保可持续项目挑战。
户外展区的内容更为多元和丰富。共建花园是一个从原有硬质场地中生长出来的花园,理念为共建共享与生境营造,这里容纳了多种生态绿植与科普内容,展现出社区生活的环境共治。例如专为小朋友准备的种子接力站和实验田、蝴蝶花园、生态水塘、鸟类科普牌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区域提倡共建共治,居民不仅能够到这里赏花观蝶,也能通过种子接力站种子扭蛋分享不同的花草蔬菜种子,可以带回家也可以种在现场的种子试验田里。共建花园的艺术墙也是由艺术家带领16组亲子家庭共同描绘的。
跨界花园展示了人民生活的花色体验。由自然种子与大白兔、永久自行车、乔家栅等国潮品牌,以及一吨计划、人民咖啡馆共同参与打造。跨界花园集展览、互动和消费于一体,传播骑行与可持续的理念,探索生活社交场景,体现了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以大面积落地玻璃构筑的花房驿站是展览的主展馆,两层高的玻璃房拥有户外展区、花房展厅、多功能厅等多个展示平台,通过充满设计感的艺术空间,承载社区治理的内容分享。在本次艺术季中,一层互动体验展将会呈现徐汇在城市更新的建设成果,包括邻里汇建设、社区环保中心、便民菜场、武康大楼转角景观空间提升等。二层“社区规划师圆桌展”邀请了徐汇13个街镇的社区规划师,将心目中的“15分钟生活圈”通过幻化的形式展出。
平方米的大地艺术田上由知名艺术家打造的猫主题雕塑已经成为热门打卡点。而小竹林是社区亲子游乐场的缩影,以儿童画元素为设计灵感,采用绿色环保材质制作成颜色鲜艳可爱的泡沫棒和海绵管,还原了儿童友好的城市场景。
快闪爵士乐演出、亲子绘画等丰富内容的导入,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融为一体,为社区生活添彩。
空间、内容双提升,丰富居民生活品质
“花开蒲汇塘”滨水开放空间主展场以生活与艺术融合的形态,集中展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多个场景缩影;而田林东路上的多个更新节点,则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体现。
成立于年的徐汇区田林街道,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综合性居住型社区,氛围成熟、居住密度高。近两年来,通过街道、社区规划师、居民等等多方协力共建,对田林东路景观空间和公共节点更新提升,不仅拆除了违建,并修建多处可供休憩的公共空间。颇具设计感的标识也植入了老社区,将实用的设计融入社区的烟火气中,提升居住品质。
例如,社区入口改造为花·美术馆,以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为媒介,布置出一个结合展示和活动的空间,让附近社区的小朋友能够欣赏儿童艺术作品,还能亲自动手创作共同参与。
田林东路号是田林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重要节点,它既是田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田林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也是田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将田林社区的多个中心功能融合。这一栋四层的建筑汇聚了徐汇影剧院、浩清图书馆、田林社区学校、田林社区市民健身房、市民议事厅、健康驿站、公共展厅等众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年田林街道党工委收回了一楼的平米商业用房,因地制宜对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空间改造和功能升级,将公共空间资源与公共服务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
如今,一楼的这片空间高度复合了会议、楷模讲座、咖啡简餐、儿童议事、志愿服务、公益展览、亲子阅读、康体健身等功能,将商业租赁空间腾挪改造为社区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据田林街道介绍,田林社区拥有名退休和在职劳模,街道不仅服务楷模,为楷模解决生活问题,传承楷模精神。也给予空间让楷模发挥所长,进行课程讲座和资源共创,共建社区服务。不仅如此,街道统筹田林区域内的宜家家居、医院,以及西南位育中学等医疗、教育和社会资源,依托田林文化中心,田林街道衔接区内资源引入丰富多元的社区活动。
据实地调研,仅10月上半月就有20余场居民活动,涵盖儿童绘画、手工皮具制作、电影党课、书籍分享、综艺演出、健康义诊等,聚焦市民的普通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真正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据街道透露场馆日均客流量能够达到人次左右。
田林社区居住品质的整体提升还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去年,蒲汇塘完成了长约1.5公里的河道示范段治理,改善了因局部河道淤积、水体质量较差、夏季暴雨后产生异味而造成的景观品质不足。
徐汇是上海社区规划师的首倡者。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印发了《徐汇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搭建强有力的工作平台,建立了社区规划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政府出面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索多方协调、共建共治的社区自治模式。
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徐汇展区“花开蒲汇塘”便是社区规划师制度与社区治理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据媒体报道,在2个月的城市空间艺术季结束后,“花开蒲汇塘”的主展场地块下一步的规划和开发就将提上议程,未来将再度升级为人人可享的滨水文化空间。
商业之家
网易旗下商业媒体平台只做有态度的商业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