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位县官因为修建石马桥名扬千古
“石马桥,全长米,高6.3米,平均宽2.75米,新旧桥墩18个,高8米。石马桥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年)僧方石募资重建。之后几百年间,屡建屡毁,至今共历三十次重修建。几乎每次重修都会有一至数块的石碑立在桥头以纪事,想来若无毁佚,数十乃至上百块的石碑林立桥周,那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宋代桥梁:石马桥近读仙游民间考古学者陈震辉先生撰写的《文林郎知仙游县事楚江易世诰重修石马桥序》一文后,颇多感慨。陈先生多次往返石马桥考古,翻越桥墩,上下求索,发现和寻找被今人遗弃并砌入桥墩上的古代碑石,辨读碑文,撮略事迹,搜集了许多宝贵的碑碣资料,对研究石马桥的建桥史作了有益的探索。
石马桥考古石马桥横空照水八百年,历经无数次风雨侵袭,前后大修小修多达三十次,每一次劫难过后都谱写出一曲仙游士民携手同行,抢险救灾的壮丽诗篇,令后人引以为傲。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这些碑石和县志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宋元明清时期,主持倡建石马桥的有宋代兵部侍郎陈谠(-年)及寺僧释顽庵、释师杰,还有明清时期被誉为“爱民父母”知县关玉成、游瑚、徐观复、晏善成、顾玳、朱孔璋、易世诰等人,他们勤政爱民,为修复石马桥立下了汗马功劳,功标青史,百世流芳,同时还涌现了急公好义的乡贤唐大章、郑士升、李佳宾、徐万安,以及乐善好施、硕德鸿功的泉郡都督施韬等等。
“创之者有人,续之者又有人”,他们都将成为仙游人民世代仰戴的楷模。
据乾隆年间《仙游县志》记载,明崇祯元年(年)知县晏善成(蕲州人,举人,明天启六年任)曾主持修建石马桥,发动民众增高桥墩,修建“两亭一塔”,工程圆满竣工后,工部主事李灿箕为之作记,原文如下:
石马桥之以成绪告也,几越岁。盖邑侯晏父母讳善成以岂弟(岂弟,读音kǎitì,和乐平易)劈成规画,直指使张讳三谟时以按,节奖厥成焉。工甫竣,父老喜造予而颂功焉,曰:“石马之有桥也,盖自宋崇清侯陈公谠始,元末烬于回禄。国初重恢之,仍覆以亭,比修不一,旋而辄圮。我侯下车,以岁困兵输,不遑以疲民支也。戊辰(年)冬,谋于缙绅之好义者,乐为施。乃择厥任,乃鸩尔材,阅岁告成。裳不民褰、文以运蔚,人但知侯为士民竖伐于一时,而不知侯之造福于仙邦者,允奕世为烈也。请勒之石,以示有永。”
余惟洛阳为泉南孔道,蔡忠惠能手辟万安以筑不拔,而石马独不能以崇清侯之灵,超此昆明之灰劫?侯以吏治就绪,擘其硕画,取材饶而度制精,数百年风会,悉萃于卧理神政之余。而不屑取灵于一日之欢乐,遂令行者肩摩相望,都人士秉如椽者,云蒸豹变,类应昌期,与有宋鼎而峙焉!以忠惠不朽之胸,起崇清迭乘之颓,尽人工以回气运,侯之造福仙邦伟哉!其天壤垂也!
崇祯戊辰年立。
(李灿箕:字士垣,御史梁之族。万历四十三年(年)举人,授瑞安知县。甫泣任,海寇逼境,灿箕抱疴寝城,固守数日,贼遁去。会圣庙灾,躬蹈烈火,抱至圣神主出,捐俸倡复。居官八载,以清廉仁德称。擢北城指挥使,旋迁工部,监督六科廊主事。以老疏归,卒年七十。赋性颖敏,善书,著有《酉玉鸣侠》、《采真逃禅》、《寻乐宦游》十二卷。)
——乾隆三十六年《仙游县志》
(本文作者:游心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