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东汉八俊之首天下楷模李元礼

来源:楷模 时间:2025/4/22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www.txbyjgh.com/m/

东汉后期,在同外戚、宦官集团进行斗争的官僚士大夫中,李膺、范滂、张俭、岑晊等最为著名。李膺则成为他们的实际领袖之一。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父祖曾为朝廷大臣。他志向高远,嫉恶如仇,慎于交游。李膺在顺帝末年被举为孝廉,初任青州刺史。当时,所属郡县长官多有不法行为,又早闻李膺威名,知其前来,纷纷弃官而逃。后来,李膺先后担任渔阳太守和蜀郡太守。在蜀之时,他重视教育,严明法纪,德刑并重,为官清廉,珍玩从不入门。

朝廷考核政绩,认为李膺治理有方,便让他担任了乌桓校尉,负责乌桓和鲜卑事务。当时北方边境的鲜卑贵族经常深入内地劫夺财物,掳掠百姓。李膺多次亲冒矢石,率部抵御敌人。一次,他身体负伤,但仍坚持领兵作战。汉兵士气大振,屡屡获胜,使鲜卑贵族十分畏惧。可是不久,李膺即被免官,而他清廉方正的名声却越来越大。在纶氏(今河南登封)教书时,门徒上千。著名学者荀爽常去谒见,并以能为他驾驭马车而兴奋不已。永寿二年(年),桓帝下诏征用李膺为度辽将军。李膺到任后,鲜卑等族望风慑服,放回了掳掠的百姓。

延熹二年(年),外戚梁氏被剪除,桓帝提升李膺为河南尹。然而,在宦官的把持下,朝政的糜烂和腐败有增无减。太学生思想敏锐,对现实政治十分不满,推重公卿大臣中有正义感的三个人,一个是李膺,一个是太尉陈蕃(字仲举),一个是曾任南阳太守、长乐卫尉的王畅(字叔茂)。太学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渤海、扶风、汝南等郡国学校的一些生徒也都不畏豪强,品评人物,与京城相呼应。朝廷的一些大臣也和他们声气互通,以礼相待,彼此倚重,共同反对专横的宦官及其爪牙。

延熹八年(年),李膺因要惩办向宦官行贿的豪族羊元郡,一度被判服役,后由司隶校尉应奉上疏说情,又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宦官张让的弟弟在他属下任县令,贪婪残暴,担心受惩治,逃到张让家躲藏起来。李膺亲率吏卒到张让家里,将其逮捕并处死。张让向桓帝诉冤,李膺严加驳斥。桓帝也无话可说。此后宦官一度稍有收敛,李膺声望更高,人们把士人受到他的接待称做登龙门。

延熹九年(年),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方士张成得知朝廷很快会大赦,故意指使儿子杀人。李膺派人将张成之子抓起来审讯。不久,朝廷果然下令大赦,按例应该放人。李膺怒不可遏,还是依罪将其处死。起初,张成曾以数术、占卜等交结宦官,连桓帝都曾向他请教。他的儿子被杀后,宦官们唆使他的弟子上书,诬告李膺等人收买太学生,串通郡国生徒,互相联系,结成死党,诽谤朝廷,扰乱社会。

桓帝大怒,下诏逮捕党人,并向全国公布其所谓罪行,要求天下共同声讨。结果,李膺以及范滂等二百多人被捕。陈蕃不肯受理此案,认为这些人都在海内负有盛誉,是为国担忧的忠正之臣,不应随便逮捕拷问。桓帝更加恼火,降旨把李膺等人关进宦官们所设的专门监禁、审讯将相大臣的北寺狱中。陈蕃也被借故免官。李膺等人在交代党人时故意牵扯上一些宦官亲属。宦官们害怕了,便借口天时,请桓帝大赦天下。同时,窦武以及尚书霍谓都上表切谏,桓帝才态度缓和,宣布赦免党人回归田里,不再治罪,但终身禁锢,不许再做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党锢之祸或第一次党锢之祸。

李膺赦免后住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山里,天下士大夫都称赞他道德高尚,是人中英雄,将他列为著名的“八俊”之首。灵帝即位之初,李膺一度被窦武征召,任命为长乐少府。建宁二年(年),第二次党锢之祸起,朝廷大肆搜捕党人。有人劝李膺逃走。李膺认为辅佐君王,遇事不避艰难,有罪不逃刑罚,是为臣的气节,随后主动前往监狱,最后被拷打致死。他的妻子、儿女被迁徙到边地,门生、故吏及其父兄也都遭到禁锢。李膺虽死,但他的高风亮节却始终为人们所钦佩和赞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