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萍萍
序
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我的心情很是激动。想为九十四岁的母亲写点东西,但因水平有限,想的一些事情无法表达出来,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些极为平凡的往事,让大家基本了解她老人家的为人。
我母亲从一个大家闺秀,从未做过任何家务事,到带大我们六姊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可想而知!趁她老人家还健在,我们做子女的尽量多陪伴她,照顾她,尽孝尽责。只要母亲想到的,就没有我们做不到,要让母亲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笑迎百岁不遗憾!
母亲
我的母亲在岳阳生活了七十几年。母亲她不是本地人。少女时代由于家境殷实,外祖父将她从几百里外的安陆县送到省城武汉读书。尔后认识我父亲便来到了湖南岳阳。我母亲虽是位千金小姐,但她从不娇气,一直是大家公认的贤妻良母。母亲既是我文化的启蒙老师,又是我人生航程的舵手,更是我工作中的楷模。
母亲从教三十多年,一直教低年级启蒙班。从拼音到笔划,从数数到计算,无不倾注她对学生的一片心血。她执教的班级参加各科竞赛考试几乎长期包揽前三名。上级嘉奖她,家长信任她,学生尊敬她。她认准的一条理就是: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对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给他们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上的关心,甚至给年龄小的学生上厕所时解裤子。有时候学生拉肚子弄脏了,还拿我弟弟们的裤子给他们换上。母亲给共事的老师和学生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教过的学生一直惦记着这样一位像妈妈一样的启蒙老师。时至今日,来自学生的电话依旧络绎不断。特意来看望她老人家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更是不胜枚举。尽管我母亲记不清他们的名和姓,可他们回忆往事竟如此清晰动人,真是师生情深似海,幸福快乐满怀。虽多年未见,但再次重逢,学生们仍久久不愿离去,难舍难分。
母亲生养我们六姐弟。由于与我父亲的工资都不高,生活非常拮据,过得很简朴。但对帮助别人,总是不吝慷慨。我们学校旁边曾住着两个孤儿,在他们年纪不大时父母相继过世。虽说政府给予照顾,但他们安排不够合理,经常是不到月底就饿肚子了,母亲看着心疼,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给吃给穿,教他们读书,安排他们的生活。直到老大成家,老二参军,他们才真正离开我家。
我姐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艰辛付出。从我懂事以来,母亲从未坐过一个好月子。生大弟,那年发生特大洪灾,因考虑到我无人照顾,母亲分娩第三天就强行出院。她卷起裤脚,撑着纸伞爬山涉水从岳阳回到月田老家。由于月子里下了冷水,落下了碰凉水脚就抽筋的毛病。每坐一次月子,母亲总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做布鞋,织毛衣,没闲过一时一刻。我们在父母身边除了水鞋需要购买,别的鞋子都是母亲亲手制作。母亲心灵手巧,给弟弟们织毛衣,绣上各种动物,我的毛衣编织鲜艳花草,点缀得像买的一样,好看极了,惹得同学们羡慕不已。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母亲对我们既慈又严,生活上对我们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在工作学习上却严苛得不容许又丝毫差错,对子女与孙辈的要求是每年能拿到奖状和证书,这就是老人要的最好的孝敬。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期待我们的回报既不是高官厚禄,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不断学习,认真工作。学业的成就,组织的认可,儿女的孝顺。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母幸福的安度晚年,使我母亲从内心感到身在异乡,同样享受快乐的每一天。笑迎幸福的一百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