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朝士大夫充溢正气,恪守节操的意义有哪些

来源:楷模 时间:2022/10/15

在古代,官僚或较有地位、声望的知识分子为士大夫。以择官为目的而实行的科考是中国独有的选拔制度,由此形成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

而气节就是充溢正气、恪守节操的优秀品格。明朝士大夫的高尚气节,昭昭于当时,垂范于后世。其气节不仅振奋民心,而且巩固维系了封建专制统治。

在明朝中后期皇帝怠政、数十年不上朝的特殊国情下,正是无数大臣秉着立身于国、立身于民的气节操守,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国家大计才得以维系。此外明朝士人之气节还深刻地影响后世,其节气对当代犹有借鉴意义,有裨于精神文明之建设,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之要旨。

一、志存圣王:提升人生层次

气节可谓明朝士大夫的标签,也是其人生之追求。气节之尊卑,体现了人生层次之高低。人之立身处世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做事情不仅追求目的,也要考量其手段之尊卑。人不仅求索外在的名利权爵,也注重其精神操守。

人生价值有物质和精神之分,若摒弃精神,个人很难充实地生存。陆象山曾说过,人生在世,做人应知晓什么应该做,无愧于心无愧于人。读书即学做人的道理又说,一个人即使目不识丁也不能失了做人的根本。

堂堂正正做人则须知道“做人的准绳”,即“人道”,诸如忠孝节义。孔子的克己复礼、弘毅任重,曾子的忠以出谋、信以交友,孟子说的舍生取义等,都是人生的精神追求堂堂正正的人即孟子所谓大丈夫。他们有“浩然之气”,以精神为追求、标持气节之士大夫,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王子比干剖心殒命,成就其忠义。伯夷、叔齐饿死首阳,成就其清廉。尾生抱柱水逝,成就其诚信。这四个人都是世上豁达的士人,难道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士大夫所担忧的就是,天下人都忠义、诚信、清廉而士人却不参与其中。这三种品行都拥有了,才能名留青史。

明朝士大夫即这种气节之士,他们追求内圣,视气节操守为生命所必须,他们的人生层次很高,可为世范。“气节之士”的人生价值高山仰止,其人生境界令我们景仰值得效法。

明朝士人夫的气节能够影响世人,故其有社会教化功能。孟子以为,伯夷的“气节”是“清”,闻之廉洁。伊尹的“气节”是“任”,闻之勤勉。柳下惠的“气节”是“和”,闻之宽敦。孔子的“气节”是“时”,闻之锐进。

中国的圣人都是“气节之士”的典型,历史赋予他们生命的同时更赋予了他们教化社会的神圣使命,他们是千秋万代的楷模。《吕氏春秋》云,士之为人,处事不避险阻,临患忘却利害,舍生践行仁义,视死如同归宿。

治国平天下下者,必为此类人。明朝的士大夫所坚持的“气节”具有普遍意义,犹如基督的“博爱”,有劝勉、敦化世道人心、社会风气之效。

二、明激义利:砥砺心灵境界

人本身就是肉身与灵魂的合一,而人生追求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索取物质,追求精神,皆人之所欲求,本无可厚非。但物质与精神又时时冲突,物质之贫乏,有时限制精神之发展。精神之充盈,有时拘囿物质之获取。或有索求物质而干犯精神,或有推崇精神而忽视物质。如何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即是古人所谓的义利之辨。

古人的观点大抵是义利相较,更加强调义。董子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或由统一二者,谓正其义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如何看待贫富,对待物质呢?

传统的气节观主张,无论穷达贫富,皆应保持气节。“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安于贫穷,不汲汲于富贵。那么,应该如何获取富贵脱离贫穷呢?孔子认为,不以正道途径获取的富贵,形如浮云。不以正道拜托贫穷,君子所不为,这是求富之徒。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贫富呢?世俗之人皆嫌贫爱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是前者之证,但士大夫则不一定如是。如孔门高足颜渊,穷蹙乡曲,簞食瓢饮,不改其乐。唯有端正义利关系,以义为利之率,以利为义之果,秉持气节,世人的心灵境界才是纯粹高尚的。

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世人劬劳茹苦、劳心焦思,皆为利驰骛奔波。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受其影响。世人往往以金钱之多寡判断人生价值之高地,以获取物质之能力衡量个人的能力甚至其社会地位。

拜金主义恣肆,传统的价值观早已淡薄,义利之辨早已被抛诸云霄。唯利是图则害义,人之气节尽失,道德操守全无,社会失范在所难免。这不仅是个人的价值迷失,也是社会文明的倒退,也危机社会建设。总总乱象,刺激我们重新反思传统,考量义利关系。

当代中国人在求利之途中,明朝士大夫的气节是应标持的,而不应该被攘弃。只有反本汴能开新,故世人应明澈义利之关系,以砥砺自己的心灵境界。

三、端正己群:激励报国志向

明末以孙承宗为首的爱国将领所秉持的舍身取的大丈夫气节,就是面对强敌所表现的凛然大义、坚强意志为正义不惜牲生命。这种面临生死考验的气节,以信念作支撑,以意志为保障。信念决定意志,崇高信念是顽强意志的前提。无信念则鲁莽,无意志则浮泛。所以信念和意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质乃精神之体,精神乃物质之用。犹如刀与刃、焰与光的关系。气节是人的一种主体精神,气乃精神气象,向外敷发。节乃道德操守,内敛秉持。前者是仁与道之延伸,后者是礼与义之推展。

孟子阐释了大丈夫之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溢天地,沛塞苍冥,随体赋形。由礼而义,由义而节。礼即合理性,义即是非,节即操守。左传讲到了士人对待节的三次层次,即达节,守节,失节,体现了圣、贤、愚之分殊。克己复礼即是对节的坚守。

士大夫从仕为官,出入王命。为官不是谋生的职业,亦非单纯的政治践履,而是人生理想。所以,为官者当担负起其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如陈蕃有振济社稷、澄清天下之志。古代的教育重视濡染读书人之道德,而学而优则仕的模式,又使得道德因素直接影响到政治兴替。凛然正义,大丈夫所具,以凌威奸佞。

明朝士大夫的这种浩气,足以振兴朝纲,使乱臣贼子惧。由是观之,若士大夫之气充盈,则其存在将能大大造福社稷。明季士大夫的君子之节,也使得他们洁身自好,不堀泥扬波,失节害道。其节之坚贞,有利于净化朝风,促成清明政治。

国逢外患,执干戈以卫社稷乃是古代士之天职。及戎事,秉气节,有利于战事。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调的既是气势对战争成败的意义。传曰,负战,勇气也,盖谓人秉气,则有利于战事。

四、总结

国家倾覆之际,有气节的士大夫自是誓死与国家共存亡。刚正之气,凜然不可犯,面对外故诱降,决绝抵制。坚贞之节,执着不可改易,绝不背叛祖国,不失臣节。

明王朝实为一个不失气节的王朝,其人其事不仅为当时人树立道德标杆。巩固维系了封建专制统治,更是垂范后昆,他们的义行壮举成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气节乃士大夫之浩然、坚贞令操,乃仁道之敷发,礼义之要求。明朝恢复汉族正朔,方孝孺等人标榜垂范,阳明心学之浸润,导致气节大昌。这种气节对后世,犹有提升人生层次、砥砺心灵境界、激励报国志向之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气节”一词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其内涵不断丰赡,其形式也渐获独立性和稳定性。“气节”足我国民族文化中之菁华,我们应该承继和弘扬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