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锚定发展目标、勇于探索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梁建英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梁建英是中国高速列车整车研制、系统集成创新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近30年来坚守高铁研发一线,带领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公里到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和时速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为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作出突出贡献。工作中的梁建英。坚定科技报国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梁建英曾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现任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曾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青岛楷模等荣誉和称号。年,梁建英大学毕业后,成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从此与中国铁路事业结下不解之缘。4年,经过五次大提速的全国铁路平均客运时速只有65.7公里,落后西方发达国家40年。为加快铁路客运发展,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那时,我国高铁领域技术积累并不成熟,中车四方公司从公里动车组引进消化吸收起步,但外国合作方只说每个步骤怎么做,却绝口不提背后的原理,这让梁建英深刻感触到,“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产品可以买来,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她坚定了“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的信念。6年,34岁的梁建英担任时速公里高速动车组项目主任设计师,这是她第一次亲手设计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从时速公里到公里,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梁建英丝毫不敢懈怠,她带领研发团队废寝忘食、“早八晚九”,从关键技术研究到方案设计,从仿真分析到试验验证,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7年12月,国内首列时速-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铁的运行速度,也让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自此,使命和任务接踵而至,中国高铁的速度与高度在梁建英的手中不断刷新。年,她主持研发的和谐号CRHA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跑出时速.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年,主持研发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公里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年,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时速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成为“地表最快飞行器”。一列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从山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速度”不断诞生新纪录,震惊着世界。梁建英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称号。矢志创新为民让人民更有尊严地出行作为铁路工人的女儿,梁建英年幼时住在距离火车站直线距离两三百米之处,有着深深的火车情怀。但上大学后,面对绿皮火车给群众带来的拥挤不便、车速缓慢、吵闹嘈杂等情况,她内心被深深触动,“为人民带来安全、快速、舒适、便捷、智能、绿色的出行生活”成了她热切的期盼。创造世界最高速的同时,梁建英朝着舒适的乘坐环境、群众出行的“幸福感”不断努力,车厢内的噪声、平稳度、座椅长度等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梁建英和团队的心思。复兴号研制之前,和谐号CRH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音指标已非常优异,比国外动车组还低,但为了“在更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完成旅程”,梁建英定下使复兴号“噪声再降低3分贝以上”的技术目标。在当时全世界的技术条件下,将车内噪音降低1分贝已是极大的难题。为此,她带领团队全面分析噪声源头,对车体结构、端部空调等进行新一轮降噪处理,仅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0多次,最终成功使车厢内噪音降低4-6分贝,以公里时速运行时最小仅为65分贝,以公里时速运行时为62-63分贝,超越国际铁路联盟规定的高速列车以公里时速运行时的68分贝限值。为造出性能最佳的车头,梁建英带领团队设计46个概念头型,实施23个工业设计方案,遴选7个头型进行海量仿真计算和试验。当最终方案出炉时,车头数据打印成A4纸堆了1米多高。“飞龙”车头流畅的线条、生动的曲面、动感的色带,将复兴号雕刻为一张富有中国气派、高颜值的“中国面孔”,创造了阻力降低、升力降低、气动噪声降低等超群的气动性能,获得中国专利奖最高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复兴号从样车下线到最终定型,耗时整整一年半,线路试验达2多项,里程达到61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15圈,最终实现整车阻力降低12%,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能耗降低17%,人均百公里耗电仅3.8度,成为中国“智”造的新标杆。硬币、钢笔随复兴号运行屹立不倒的视频刷爆网络,稳定舒适的旅程中,更多人感叹:“不愧是中国!”梁建英与同事进行探讨。不惧挫折失败始终战斗在研发一线安全是高速列车最基本的要求。安全保护措施尤其是被动安全防护技术,是保护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年开始,梁建英和团队就把被动安全防护技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然而,科研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进行复兴号第一次实车碰撞试验时,梁建英团队已进行了三年艰苦攻关和事无巨细的技术储备,前后进行过上千次仿真计算,大家充满信心,但试验失败了。车头完好,后面的车厢部分脱轨,这次失败令研发人员感到失望。时任技术研发总工程师的梁建英在电话中听到这个消息,鼓励研发人员,“技术创新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成功就有失败,关键是要把数据拿回来,我们还可以重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下次成功的技术方案。”鼓舞的话语令研发人员几乎流泪。梁建英带领团队不断观看录像、复盘讨论、倒推分析,最终找到试验成功的关键——列车车钩的设计。经过不断调试,高速列车实车碰撞试验取得成功,被动安全技术顺利应用到复兴号上,碰撞试验得来的宝贵数据成为国家标准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高速列车的被动安全防护技术实现新突破。截至今年1月底,梁建英团队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安全运行达5.4亿公里,创造产值超过亿元。为了有效弥补高铁与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年,梁建英和团队把奋斗目标瞄准时速公里的高速磁浮。从项目启动到成套系统装备下线,历时5年自主攻关,历经余项仿真计算、余项地面台架试验和余项线路试验,经历一次次失败,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年7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时速公里高速磁浮成套工程化装备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截至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从年的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这是属于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新征程,梁建英是亲历者、实践者,更是推动者。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如今,梁建英带领团队正在攻关商业运营时速达公里的高速列车核心技术,“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美好的出行生活。我想,这也一定能成为推动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动力。”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首席记者张译心青岛晚报年09月21日版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