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人臣的楷模”。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智取华容、七擒孟获、空城退敌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体现了过人的谋略,连对手司马懿都称他是“天下奇才”;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心更是与日月同辉,杜甫曾写诗赞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还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
3、感受家书中蕴含的殷殷教诲和深切期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辅助刘备,联吴抗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后世称为“古今第一贤相”。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书
“书”在古代指的是书信。古人所写的书信又叫“尺牍(dú)”或“信札(zhá)”,“鸿雁传书”传的就是“信”而不是我们今天的“书”。
“书”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它可以写私人之间的事,也可以写景,抒情,还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源于书信。
“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u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不译
u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品行
u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u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修养身心
u俭:节俭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u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
u宁静:集中精神致:达到
u远:远大目标须:必须
u静:宁静专一以:连词,用来
u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广,增加志:立志
u成:达到淫:放纵
u慢:懈怠励:振奋
u精:精神险:轻薄
u躁:浮躁治:修养
u性:性情与:随同
u驰:迅速逝去意:意志
u去:消失遂:最终
u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u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u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u复:又何:怎么
翻译:君子的德行,(他们)以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于是就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的?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
明确:从修身(做人)和学习(治学)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无论修身,还是学习,都要强调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1、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什么?诸葛亮侧重论述的是哪一个?修身养德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具体途径和方法:静和俭;侧重论述:静;目的:成才。
2、怎样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明确:“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前提和基础,“淡泊”的目的在于修身养性、静心学习,进而达到“接世”的远大目标。
这两句以双重否定的句式和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也是诸葛亮一生精神的集中体现。
3、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哪一句?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论述了什么?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明确:论述了“不静”,即“淫慢”和“险噪”的害处,提出应有的修身学习态度。是从反面论述的。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5%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