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张照片?
这便是此前因“一月白头”,被所有国人熟知的卫健委救治专家组成员、南京医院副院长的邱海波。抛开这些光环,这个七尺男儿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时代楷模”的殊荣!
豪情仁义天地间,身先士卒往为先
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而言,邱海波一路转战湖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区,连续奋战了长达天的日日夜夜。最早的出征申请,最久的无悔坚守。54岁的邱海波,作为我国首个重症医学博士,曾在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着重大的贡献。
时至年1月19日,邱海波再一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临危受命。率领医疗团队前往了武汉疫区,这一去,便是99天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在武汉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很难想象对于他来讲,身上的担子有多么的沉重。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邱海波奋战之余,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陆续前往。为身处疫区的患者们带去了希望和看得见的明天。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抗疫专家一月白头”的照片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由此也将邱海波同战线的很多同志们推向了风口浪尖,由此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
我们在致敬这些医护人员的同时,何尝不是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时代精神”。虽然邱海波也解释说道:“有照片曝光度的问题”,但日渐消瘦的脸庞似乎向来不会说谎。从照片上我们便能够真切感受到,这短短数月对一个人的“考验”。
无数人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其的心疼,在此刻,像邱海波为首的这些人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简而言之,借此致敬每一位为我们拼过命的战士!
夜忧思虑拼其力,皆为此生了无憾
年4月24日,武汉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也宣告了首战告捷!继而在4月26日。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多位专家陆续开始撤离。但是邱海波在此刻,却再一次接到了新的指令——奔赴黑龙江指导救治工作。这一去,便是说长不长的17天。或许并不算长,但是建立在之前99天的基础上而言,相信对于邱海波来讲异常难熬。
留守武汉的卫健委专家组的8位专家当中,邱海波稳坐C位、图左为童朝晖、图右为杜斌。就此“重症三剑客”一同转战了黑龙江,这件事情鲜少人知。相信对很多当下年轻人来讲,某个乐队解散的事情,势必比这三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动态更为重要,这足以称得上是一种遗憾。
5月13日这一天,对于邱海波来讲,又是一个不眠不休的转折点。黑龙江奋战告一段落,就再次转战吉林长达23天的时间。终于能够如愿踏上回家的路,在迎来疫情胜利之后,他说“回南京以后该上班了”。不知道大家在听到这样的回答之后做何感想呢?
“应该说这几场战役打的都很漂亮,尽管武汉保卫战很艰苦。”在前天,也就是6月5日这一天,求海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道:“这个结果虽然很不容易,但我们看到了今天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了国家。社会的力量,更体现了老百姓的支持,医疗队伍才能够打赢这场硬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被问及回到南京之后,最想要干什么的时候,邱海波笑着回答了这样一样句话:“其实该上班了,因为在外面的时间有点长。”如此朴实无华的回答,很多老百姓及广大观众内心也升腾起了如此关怀:“真的辛苦了,好好休息!”
这不单单是向这些“时代楷模”致敬,更是对当下所有年轻人的热切期盼。找对象要找白富美,进公司要做接班人,打游戏要做王者,偶尔看个新闻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笑话。一个月照拿块工资还以为不是自己的问题,将其归结为领导目不识丁,竟没看出吾乃天选之人?尽管说这只是一类人,但却占了绝大多数。
那么另一部分当下年轻人普遍的心态又是如何的呢?简而言之一个词足以替代一切——焦虑。这些焦虑自然由其原因,外界信息洪流日渐频发,每天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就不自觉被各种各样的“必须”两个字所包围。在世俗眼光的鼓吹之下,焦虑也被完美贩卖。因此思维、认知、学习被牵着鼻子走。
在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这样说的:尽管现在前方困难重重,但是早晚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中的彼岸!也寓意着遇到艰难的环境时,我们也要坚持前行。只要有理想和抱负,相信总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多么美好的期盼,现当下正在被“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所日渐取代,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一种糟粕呢?写首诗逗逗女孩儿,被人崇拜?话说人家是处在何种时代背景下,如果将现代的年轻人抛到之前那个时代,他们能够成为李白一样的大诗人吗?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早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我们的生活再一次走上正轨的同时,这些年轻人,接下来仍旧还是要再一次怀揣梦想走上这条路上去的。他们会为我们创造出怎样的一个未来呢?还有待时间去验证,我们不去妄加揣测,因为我们更热衷于我们直观看到的一切。
小结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旨在期盼当下的年轻人能够饱读诗书,满腹才华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人与人的志向向来不同,或许我们不能够像邱海波一样的时代楷模一样“驰骋疆场,立功封侯”。
但我们仍旧可以“笔下生风”,撰写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