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前景 >> 正文 >> 正文

孝是一首闪耀人伦光辉的歌伦理散文

来源:楷模 时间:2023/4/9

孝是一首闪耀人伦光辉的歌(伦理散文)

洪林忠

中国是礼仪之邦,是充满“孝”的国度。君以孝治国,人以孝立身。孝行天下,孝渡苍生。孝河千年不竭,孝歌万世传唱。

孝从历史深处走来,稳健而厚重。从西周的尊祖敬宗,到孔子的孝悌结合;从曾子的忠孝合一,到孟子的宣扬孝治;从古代的孝道,到今天的孝文化,孝已成为闪耀着人伦光辉、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首永恒的歌。

孝首先是一首充满爱的歌。孝是源自人类血缘亲情的纯真至爱,她承载着华夏儿女的人伦情感。古人认为“善事父母为孝”,依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孝”就是儿子把老子背在肩上——这是一种事亲养老的义务,是孝行的基本行为准则。孟子亦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五伦”中明显表现出“亲亲为大”的思想观念。

因此,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晚辈对长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行的行为规范。

古人尚孝,以为美德。行孝典范,枚不胜举。汉帝刘恒亲尝汤药,三国陆绩怀橘遗亲;子路万里负米,杨香扼虎救父;江革行佣供母,董永卖身葬父……其孝感天地,名垂千古,善行美德,成为万世楷模。

孝悌相联,忠孝结合。推己及众,孝行天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因此,可以说,孝既是贯穿天地人己子孙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与出发点;孝是维系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构建民族家园、繁荣社会文化的宝贵资源。

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孝的作用巨大,孝的力量无穷。

孝能融合家庭,具有普世价值。善事父母,尽孝行之义;赡养扶助,报答养育之恩。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道德风尚。她根深蒂固,世代相传,成为维护家族兴旺、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孝能修身养性,报国敬业。传统观念中的“立身扬名”之孝造就了许多报国敬业的杰出英才。这些人谨遵父母教训,追求建功立业。将个人的功名与忠君报国结合起来,最终成为“英雄”,成为“栋梁之才”。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就是为了牢记母亲的谆谆教诲,英勇抗金;司马迁隐忍苟活就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史记》遗愿。他们一头记着父母,一头想着国家,让我们看到了集忠孝于一身的光辉典范。

孝还能塑造文化。在中国,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正是有了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同化无数外来文化;正是有了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才能经久不衰;正是有了孝道文化,中华文明才能不断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蓬勃发展。

孝在于“行”,孝在于“心”;孝不是口是心非,孝不是只说不做。践行孝道,需要从我做起,并且推己及人,行天下“大孝”。

首先,要赡养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心竭力扶助他们,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老有所养;在精神生活上细致周到关心他们,让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孤独,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让他们老有所乐。——正如《孝经》所言,“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道贵在心中孝”。要看重“生养”,不要只是等他们离去之后徒留悲伤,或者只做些“修豪华坟墓,扎纸房纸车祭祀”一类“哄鬼”的事——须知“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如孝后悔难”啊!要让他们含笑九泉,让自己无愧于心。

其次,要修身立身。要虚心学习,增强立身本领;要修身养性,提升道德素养。要热爱祖国,尊敬父母;要善待朋友,爱岗敬业;为父母争气,为国家争光。

行孝的事当然还有很多,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要事事去做,要时时去做。

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让我们都来行孝吧,让我们都成为“孝子”吧——报答父母,报效国家;让孝行天下,让孝道之歌万世传颂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