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前景 >> 正文 >> 正文

都说君子如玉,那么玉为什么会成为道德楷

来源:楷模 时间:2023/9/17
关于玉的成语有很多,绝大多数都在喻指人,从外表到内在品质都爱用玉来形容,比喻人完美无缺就是“白玉无瑕”,比喻还有点儿缺点就是“白玉微瑕”,夸赞品质淳朴的就是“浑金璞玉”,就连形容长相好看的高级赞美都是“面如冠玉”,从这些古老的典籍词句就能看出古时候玉作为“道德楷模”真的是由来已久,那么玉为什么会成为“道德楷模”呢?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活环平安牌之所以玉会成为“道德楷模”,大抵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源于玉石得天独厚的品质,二是古代先贤的推动,三是社会秩序建立的需要,一言以蔽之就是古代先贤看到了玉石的优秀品质,借其来宣传风尚习俗,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矿物品质和当时人们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的观念糅合在起,加以拟人化地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如玉人生

和田玉籽料竹梅君子牌古人还在玉中融进一种哲学思想,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论述,正式写进国家的典章制度,并借助于比较普遍的社会舆论,形成一种公序良俗,去培养人们内心的信念,去帮助巩固和发展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经典

《周礼》,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而关于玉作为“道德楷模”的开端应起源于商周时代,而形成于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其代表性的论述莫过于《礼记》中孔子对“玉有十一德”的阐述,论述了由玉体现的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共十一种品德,其原则和规范显然是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可谓儒家道德规范大全。孔子之后,管子论述了“玉有九德”,荀子论述了“玉有七德,西汉刘向论述了“玉有六德,最后流传至今的就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莲花但不管是何种论述,其共同之处都是把玉石在质地、光泽、硬度、纹路、音色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和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体现出古代道德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体现了道德和天命论的关系,天命论简单来讲就是讲天有意志,认为道德是上天赋予,孔子就说过:“天生德于予。”玉石的品质也是天生的,在儒家看来,也是老天赋予的。于是他们借物象形,把玉石和天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另一个是体现了儒家的亲亲为仁以及孝悌等道德规范。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玉蝉吊坠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觉得玉和道德的这套古老结合方式略显生硬,但在文化普及率不高、科学观念淡薄的古代,这一类理论还是的确行之有效的,古人通过玉石的天然品质来进行道德宣扬和传播,作为要求人们遵守效仿的样板。而道德一旦形成,对国家和社会起到的就基本都是积极作用。由此一代代传承下来,也就产生了玉文化中道德楷模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