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行而上、不舍昼夜,义无反顾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坚守阵地、无惧风险,在自身岗位上做战“疫”最勇敢的战士。他们是千千万万抗疫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是参与疫情防控的来康楷模。
凌晨5点,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马丹已经穿好防护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接餐、核数、派送、垃圾清运、客房服务……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8个小时,从医疗队入住七修酒店至发稿当日,他已经坚持了40天。
因被需要,勇往直前马丹是在为父母购买储备物资的路上接到紧急集结的命令,物资没买成,就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七修酒店工作11年,马丹随团队处理过很多突发事件,也完成过各种抢房、抢会场的紧急任务。但提到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医疗队的接待工作,他表示“带给我震撼最大,感触也最多”。
年3月18日,七修酒店接到服务援廊医疗队的任务,要求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接待区的所有准备。酒店第一时间组建临时团队,马丹奋勇当先,早上8点开始带领3位伙伴对酒店接待区间房进行卫生清理、艺术品封存、环境消毒,生活物资卸车、封装、配送等工作。
“4位伙伴,两天两夜48小时基本没有合眼,边完善服务细节,边为入住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时间紧张,我们尽最大努力保障医疗队员的饮食起居。一直觉得疫情离我们很远,没想到突然就到了身边”回忆起最初接待的情形,马丹仍然充满感慨。
特殊时期的客房服务千头万绪,大到医疗物资的搬运,小到垃圾袋、牙刷的配送,都需要付出比平日更多的努力。仅配餐一项工作,一日三餐就要分9个时间段配送,包括收餐、过数、消毒、运输到楼层、派发等各环节工作。配餐一小时后,还要再分9次进行垃圾回收、装袋、封口、消毒、套袋、转运等收尾工作。
未卸“盔甲”又上“战场”河北省援廊医疗队尚未离店,马丹和伙伴们就已接到新任务——与时间赛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面消杀,保障廊坊本地医疗队近位医务人员的饮食起居。
奋战近一个月,团队伙伴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18小时。为了让伙伴们能休息好,马丹主动承担起夜间客房中心值班的工作,确保白衣天使们每个服务需求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封闭服务32天,在被问及心理状态的时候,马丹坚韧、乐观而执着,“每天都充满希望,每天都在给自己打气”。他说,自己要时刻保持好的状态,因为每天晚上还要抽时间辅导小学五年级儿子的学习。
“能有幸投身一线为廊坊抗疫做一点儿贡献,很荣幸、很自豪,再多的苦、累都值了!”马丹表示,自己只是廊坊抗疫大军中的一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战疫“堡垒”添砖加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