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国学
过去中国人正屋中央的神龛里,总是立着一块长方形的木牌,或是悬挂着一幅中堂,上面用楷书工工整整地写着“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也有的写“天地君亲师位”六字)——这东西在民间被称为“神榜”,而且一定要请当地最有名望的先生才有资格书写,据说写每一个字都有规矩,不得乱来。
那么,为什么要挂这五个字,而且一定要请最有名望的书法家来写呢?原因就是:“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是儒教世界里的偶像,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礼教文化的根本,称为“礼之三本”,代表人的一种精神信仰。其中,“天地”是“生之本”。没有天地,一切生命现象都无从谈起,所以天地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本。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亲”指先祖,是“类之本”,没有先祖,就没有当世人类的生存繁衍,所以先祖是族群生命的源头。“君师”是“治之本”,“君”指皇帝、君王,也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秩序;而“师”,则专指“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及他代表的儒教礼教文化。只有皇权代表的政治力量与礼教代表的世俗的约束力相结合,国家、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天地君亲师”中,“师”虽为最末,但地位非常特殊。因为位在至尊的“天地”过于抽象,而“君”、“亲”在时空上又过于具体,“君”仅限于一代,“亲”只限于一脉。只有“师”,既具体又超越。比起“天地”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起“君”和“亲”来,他又超越了一个个具体的王朝和宗族。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所以,孔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既是一个人格神,又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既是封建伦理纲常的“立法者”,又是道德修养的最高楷模。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过了“天地君亲”而成为“礼之三本”中真正的中心。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天地君亲师”可以说是宗法制度与神秘宗教观念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其中“君”和“亲”是中国宗法制的核心,“天”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地”是作为天的陪衬,而“师”是代天地君亲立言的神职人员,拥有最高的解释权。
唐柳公权《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看完此文,应该大致知道“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大字代表什么含义,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对此如此敬仰了。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