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儿科医生李龙一切为了孩子时代楷模发布厅

来源:楷模 时间:2023/3/2

李龙(右)进行微创手术。

12月的北京,寒风凛冽,割面如刀。

4岁的婷婷(化名)被厚棉衣裹着,双目紧闭,奄奄一息。医院小儿外科诊室门口,婷婷爸爸拦下一位医生,哭着恳求,“李大夫,我的肝是好的,求求您把我的肝换给我女儿吧!”

李大夫叫李龙,当时,他刚刚完成了北京第一例小儿肝移植手术。

望着这对父女,李龙的眼圈也红了,他想起了4岁的自己。

年,李龙出生在辽宁省鞍山矿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采矿一线的工程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陪李龙。

玩煤球,是李龙童年最常见的游戏。4岁那年,李龙玩煤球导致手指感染,由于没及时治疗,从甲沟炎发展成指头炎,手指头肿得像个小萝卜,高烧不退,意识模糊。父母先医院,医院。

小李龙已不太能听清父母叫他的名字,只觉得手指一跳一跳的疼。手术室里,有人在他肿胀的手指上划了一下,痛感立时减轻不少,意识渐渐清醒……

“这简简单单地一刀,就救了我的命,多神奇,多伟大!”从那时起,小李龙就立志要做一名儿科医生,去帮助病痛中的孩子。

年,李龙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拜入我国小儿外科奠基人、医院张金哲院士门下,攻读博士,导师为他选定了两个研究方向——小儿腹腔镜技术和小儿肝脏移植。

当时,这两个领域在国内还是空白,李龙想尽一切办法,查阅所有能找到的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做了无数次的动物实验,并在导师的支持下远赴英国、香港、日本进修学习。

“儿童的器官小,身体更脆弱,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对成年人的身体伤害都很大,更何况是孩子呢。小儿外科医生必须有更长远的目光,为孩子将来的一生考虑,给孩子最好的治疗。”

十年磨剑,学成归国的李龙开始在国内推广小儿腹腔镜技术。虽然李龙反复解释,许多患儿的父母还是有顾虑。年9月,3岁的明明(化名)因患胆总管囊肿从外地来京治病,在听了李龙对腹腔镜技术的详细讲解和他为手术所做的积累和准备后,孩子的爷爷告诉李龙:“李大夫,手术风险我们知道了,你放心大胆地做吧,我们知道,一旦做好了,对我孙子一辈子有好处,真要万一失败了,我们也不怨你。”

李龙很感动,他和团队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地设想到各种突发情况和困难,“我必须对孩子负责,更不能辜负家属的信任!”

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北京第一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成功了。孩子的身上没有大面积的伤口,只在肚脐有一个5毫米的小口,根本看不出来。

同年11月,李龙又完成了第一例小儿肝脏移植手术,挽救了9岁患儿苗苗(化名)的生命。正是看了这台手术的相关报道,婷婷的爸爸才慕名而来。

婷婷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得了这种病的孩子黄疸、腹水严重,通常活不过1岁。可婷婷的爸爸四处搜集偏方,硬是让孩子撑到了4岁。“孩子就像个‘小金人儿’,连流的眼泪都是黄色的。”李龙回忆着,他马上帮婷婷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手术。

这台肝移植手术难度更大。由于大部分供肝者都是成人,血管比孩子粗十几倍,连接后容易发生渗漏和堵塞。李龙和导师反复制定方案,选择使用成人供肝的分支血管连接婴儿肝脏的主血管,如果还是不够,就把血管抛开重建,拼合成一条粗大的血管,然后再与成人的供肝连接……手术超过了15个小时,顺利结束。

虽然精疲力尽,但李龙根本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可以离开重症监护室,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此后的四五天,李龙不敢回家,医院,生怕孩子术后反复。所幸,婷婷术后恢复很好,平安出院,现在已健康长大。

目前,李龙已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主任,每天,他都在为患儿的平安奋斗,一年手术量超过台,“看着孩子受罪痛苦,我总想着再努力拼一把,孩子也许就闯过来了!”李龙说,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是他最大的心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