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上“网”绿,深山驯虫忙。
在塑料大棚前,记者见到了正在忙活的老严。老严双手提起一块块遮阳网,晾到一字排开的木架上。遮阳网上,满是从野外采回移栽的苔藓。
“这是大叶侧枝匐灯藓,更适合蚜虫寄生。”老严所说的蚜虫,指的是倍蚜虫,其繁育是五倍子生产技术的关键。
五倍子又称工业味精,提取的单宁酸、没食子酸等原料,可制取近百种精细化工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可出口创汇。
记者看到,山坳间,9个大棚一字排开。每个大棚内,悬挂着张布满苔藓的遮阳网,弥漫着湿热的味道。
暮春时节,记者来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百年关村三组,在老严的带领下走进倍蚜虫繁育基地。拨开绿油油的苔藓,老严指着星星点点的小白点告诉记者,这是白蜡球,里面包裹的正是秋迁蚜产生的弱蚜虫,因为太弱太小,在天寒时就要分泌蜡丝将自己包裹起来,才能安全越冬。老严笑着说,这就像人要穿羽绒服过冬一样,待到春天升温,它就会脱掉蜡球,长出翅膀,开始迁飞。
今年54岁的老严
大名严高红
是首批中国林业乡土专家
也是远近闻名的“宜昌楷模”
为了生计,严高红种过地、打过工、做过木匠,在年的一次“科技下乡”活动中与五倍子结缘。但他发现漫山遍野的倍林结果少,成了乡亲们的“伤心树”。
作为共产党员的他,决心闯出一片天地。他边研究边请教,得知症结在于野生的倍蚜虫太少。倍蚜虫好比生产五倍子的种子,其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五倍子产量。
老严回忆,那段日子,他以山为家,以家为科研所,尝试人工培育倍蚜虫。反复试验中发现,大叶侧枝匐灯藓最适宜倍蚜虫繁育。
年,他摸索总结出挖坑栽培苔藓、人工培养倍蚜虫的方法,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选树挂虫,当年以单株5年生五倍子树48.5公斤鲜倍的好收成,改写了全国五倍子18.75公斤的单产纪录。
培育出来的春迁蚜如何飞离苔藓乖乖上五倍子树呢?
老严带着记者来到紧邻大棚的一间农房,一台架在车轮骨上的风车状自动分袋机呈现眼前。这是老严的“发明专利”。他一手拿着小小的牛皮三角袋,一手拿起一根鹅毛,演示分装春迁蚜的过程。
“每袋装倍蚜虫至头,7个人一个晚上能装2万袋。”第一次听说小小的虫子以“头”计算,记者噗嗤一笑。老严看着记者好奇的眼神解释说,春迁蚜很小很小,绣花针眼里可并排穿过七八头,他们以“估堆儿”的形式来提高分装效率。
为尽量缩小数量误差,老严又发明了“土办法”,每分装半小时停顿一次,在白纸上再数一次倍蚜虫,以此校准对每袋倍蚜虫“堆头”的印象。
放倍蚜虫也是一门“学问”。走进一处倍林,老严向记者“科普”:倍蚜虫有向上爬的习性,和蚂蚁一样;每袋倍蚜虫“管”12个倍树芽,袋要挂在主倍枝下方……
“一生只做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透。”
老严扎根深山30年,逐渐摸透了倍蚜虫的“脾气”。令老严欣慰的是,通过采、收、分、装、放等倍蚜虫培育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干倍产量稳步上升至每亩40公斤至60公斤,每亩倍林收益约元。
如今,老严带头成立了五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家农户种植倍林,户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唐祖国告诉记者,在老严们的带动下,五峰种植人工倍林近六万亩、建成倍蚜虫繁育基地3万多平方米,每年生产近吨干倍,带动0余户倍农致富,推动本土企业赤诚生物科技成为行业“小巨人”。老严的技术,也走出五峰,输出到重庆、贵州、陕西等地。
“说实话,搞了三十年,感觉倍蚜虫还没有完全搞懂。”老严分析说,五峰因地势、地理条件有所区别,倍林和倍蚜虫发展并不匹配,在技术上还要寻求新突破。
老严告诉记者,倍蚜虫的繁育有6个生活史,目前他所探索研究的科学育虫,种虫出生后在12天内进行恒温处理,通过控温来调节倍蚜虫孕育期,这样能避开倒春寒,提高生产数量。“现在正在进行技术试验。”老严说。
4月下旬,五峰倍农正在进行田间管理、防病、抹芽……一场“捉虫上树”的大战即将上演。
大山深处,记者读懂了一“头”倍蚜虫的分量。
驯虫路上,老严目光坚定,信心十足。
来源丨三峡日报
记者丨刘紫荣、谭强明
通讯员丨王登府
编辑丨肖雨琴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