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园园
奋斗是新时代的伟大主题。奋斗者的奋斗故事,给予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指引着人们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时间则是奋斗的一把尺子,度量着每个奋斗者的意志、耐力和韧性,考验着奋斗者对梦想、事业和岁月的坚守与拼搏,汇聚着人生闪耀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人民楷模”王继才坚守开山岛的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们。这位坚守孤岛32年的民兵的奋斗故事,为什么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共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岛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着他扎根?他犹豫过、彷徨过、退缩过、后悔过吗?他的家庭经历过什么悲欢离合?
解放军出版社最近推出刘笑伟、王志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通过对王继才家人、亲友以及周围相关人士的采访中,追寻英雄足迹,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生动、典型的生活细节,呈现了一个未经雕琢的平民英雄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富于诗意的文学表达中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英雄的人生画卷。
关于王继才人生故事的书籍出版了不少,但这部报告文学的书名以《家·国》为题,却极具震撼力,抓住了“人民楷模”作为新时代奋斗者的灵魂。整部作品以岛、家、国三个层次,在故事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己及人的层层递进中,以哲理的思辨渗透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的演绎和转换,以文化基因的血脉传承融入故事的脉络,使得作品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与此同时,作品对于环境和场景的描写也是形象逼真,为读者营造了生动的现场感。
在开篇楔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燕尾港码头出发,伴随着渔船发动机的轰鸣声,我们向开山岛进发。浑黄的海水,涛声盈耳。是黄河里的泥土,染黄了这片海域。大风卷起浪尖的水雾,飘飘洒洒,如雨点一般扑打在脸上。含盐的海风扑面而来,让笔者的眼皮有点发黏。”作者调动起听觉、触觉、视觉,用感受搭建一道通向现场的心理之桥,引导读者进入王继才奋斗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环顾开山岛,高处矗立着洁白的灯塔,营房依山而建,茂盛的草木植被环绕其中,绿色的风景中流露出生命的力量。对比32年前王继才刚踏上这无水无电,野草丛生的孤岛,那时王继才是怎么想的呢?又在这座岛屿经历了什么,让这座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作者在这部报告文学中又在探究历史细节、文化渊源之中,找到了王继才上岛的“情感逻辑”。在上级领导眼中,王继才能干、吃苦耐劳的品性让他成为守岛的不二人选。况且王继才有着英雄情结和从军梦想。但他一开始对上岛是有顾虑的,妻子王仕花“老王答应上岛,并不是一开始就心甘情愿的。他有过犹豫,有过退缩,有过思想斗争”。岛上补给困难,物资匮乏,还要忍受家庭的分离之苦。父亲的劝慰“岛要有人守,家里有我在,你放心去”释放了王继才的心理压力。
报告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真实,而这种真实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如何才能实现和达到这种统一呢?作家在《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上岛不久,与孤独、恐惧的心情和恶劣环境做伴,王继才选择自己动手改造环境,而面对孤寂的心灵,他需要找到一个支撑下去的理由。父亲托船老大捎来一句话和一袋衣物。“守岛就像守阵地,千万不要当逃兵”,父亲的嘱托是定盘星,戳中了他内心的彷徨。衣物袋里还有一个小袋子,里面叠放着一面暂新的五星红旗。从此,王继才每日多了一项工作——升国旗。面朝大海,鲜红的旗帜在手中升起,飘扬在蓝天之中,这项重要的仪式让他逐渐理解了守岛的价值和意义:守岛就是守国;国安全,家安全。一个人守岛,逐渐成为全家的事业。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从劝他下岛到上岛一起驻守“我跟老王一起守海岛,是因为心疼他”;儿子放弃高薪企业,替父从军圆梦;在岸上坚守的大女儿早早辍学挑起家庭重担,还加入运送补给的后勤保障队伍。
在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中,作者还独具匠心地呈现了一些意向鲜明的精神符号。比如作者提到了另一个“情感逻辑”——“树就是人,人就是树”。岛上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树就像扎根坚守海岛的人,唤起读者的心理联结,产生巨大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话:“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下来,就会有奇迹产生。”这句朴素、忠实且富于哲理的话语,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而作者在身临现场追述王继才的奋斗人生时,又以适当的浪漫情怀,通过合理的想象和细节的观察,将人生的矛盾、生活的摩擦、情感的冲突赋予文学和人文的色彩,从而将人与岛、家与国的深深地交融在一起,立体地构建了奋斗者王继才美丽人生的坐标系,深度阐释了坚守就是一种奋斗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王继才的坚守成就了他的人生奋斗史,也让他成为引领新时代奋斗者的“人民楷模”,在时间的长河里创造出了人生的奇迹,既熔铸了个人的情怀担当,又凝结着时代的精神力量。这也就是长篇报告文学《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