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说了下文天祥被教科书边缘化的问题,里面举例提及到岳飞被认为不是民族英雄的若干理由,有网友说,有人罗列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理由还有一条———岳飞是养私兵的军阀,垄断了辖地内的税赋、酿酒等商业活动供养岳家军,妨害了南宋政权的财政统一,有害国家,因此不配叫民族英雄。岳飞真的是养私兵的军阀吗?
从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的内容来看,所谓“某家军”,只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呼,并不是军队归属将领私人的意思。像分隶张俊的军队叫张家军,分隶岳飞的军队叫岳家军,分隶杨沂中的军队叫杨家军,分隶韩世忠的军队叫韩家军,都是一种民间的习惯叫法。这里特别提一下“杨家军”。杨家军虽然叫杨家军,却是高宗皇帝赵构的禁卫军,怎么也不可能是杨沂中的私军。
再说岳飞垄断了辖地内的税赋、酿酒等商业活动,就等于养私兵?岳家军作为朝廷的正规军队,它的后勤是由南宋政府负责提供的。早在绍兴六年(年),南宋的财政部门就固定下来“九月二十三日,诏令户部郎官霍蠡前去鄂州置司,专一总领岳飞军钱粮。”岳家军的不少后勤细节,在《宋会要辑稿》一书中都有记载。我查了下岳家军主要的三大副业收入,“每年可收多万贯钱的14个酒库;每年可收41万多贯的博易场等,以及每年可收稻谷18万石的田产”。
有人根据当时的消费水平,估算出这些收入大约能供给岳家军钱4个月不到,米3个月不到的日常费用,战费、军器添置,奖赏等其它费用不算在内,根本不足以供养岳家军。我打一个不是很贴切的比方,这跟改开后军队经商有些类似,应该是搞点商业活动补贴军队的意思,实在算不上“养私兵,垄断商业,妨害南宋政权的财政统一,有害国家”,不然善于编织罪名的秦桧,也不会用“莫须有”三个字,来打发前来诘问的韩世忠了。退一步讲,就算岳飞养私兵,就不能是民族英雄了?
晋朝闻鸡起舞的祖逖,大家都知道吧?
公元年,历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乱爆发了,洛阳陷落后,出生在北地大族的祖逖,带着亲族乡党数百家逃到南方,时刻想着收复北地。那时候,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正在江南开疆扩土,既无意北伐,也不好反对祖逖的意见,只好给了他个头衔,一点儿物资,让他自己想办法。祖逖也是个能人,居然真的养起了私兵。建武元年(年),他率部北伐,数年间便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使得少数民族不敢南下求融合,你能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吗?
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至于个人小节,见仁见智。像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就有贪腐等问题。戚继光的上司,明朝中叶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的胡宗宪,就更有意思了。
一方面,胡宗宪为了自保,趋炎附势,与赵文华打得火热,是严党的骨干成员,屡次靠着赵文华的举荐而升迁。
另一方面,他有勇有谋,才干超群,是明朝抗倭的大功臣。他手下不仅有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在擒获倭寇头领徐海,诱捕大海盗汪直时,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徐渭徐文长,就是他的幕僚。连抗倭主力戚家军之所以能够成军,也离不开他的鼎力扶持。可以夸张的说,如果戚继光是霍去病,胡宗宪就是卫青。从这个角度出发,你能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吗?
还有在言情小说中,最让少女们心动的冠军侯霍去病,也有黑历史。他为了替舅父卫青报仇,在甘泉宫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却丝毫不影响他封狼居胥、大破匈奴的不世之功。
毕竟民族英雄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不是道德楷模,更不是圣人。只要他们有力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就当之无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