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优势 >> 正文 >> 正文

立德树人甘为人梯他们是老师,也是时代楷

来源:楷模 时间:2022/9/2

「本文来源:南昌新闻网」

吴婷婷

邱丽辉和孩子们开心自拍

为了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沈宇讲课时往往要放大声音并配上夸张的动作

一方书桌,三尺讲台,一生光阴,四季流转。

你曾伴我们走过迷茫,帮我们插上翅膀;你一笔笔描绘着祖国的希望,勾勒出民族的未来。

爱讲故事的思政老师、情暖边疆的援疆教师、用爱发声的特教老师……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是老师,也是“时代楷模”。

 吴婷婷

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堂好的思政课,要想直抵人心、润物无声,离不开优秀教师的传道授业、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

“生活就是思政,思政必须融入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共12册,其六大生活领域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融合。”来自红谷滩区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吴婷婷,在十九年的从教历程中,一直以中华故事传承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向下扎根,在传统文化和革命故事中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在吴老师的讲堂里,我们听过‘从0到1’的航天故事,袁隆平爷爷的故事,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的故事……在一段段荡气回肠英雄故事里,我获得了成长的勇气和力量。”红谷滩区实验学校学生黄歆瑜告诉记者,“我以前喜欢追电视上的明星,听了一段时间吴老师的思政课后,现在像袁隆平、钟南山爷爷他们这样一群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英雄,才是我心里真正的明星。”

秋季开学,吴婷婷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操场,观看七年级学长在烈日下的军训,感受新时代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孩子们讲述“烈日下挺拔的身姿”的故事,培养孩子们坚强的品质;她为孩子们讲述“暴雨中的保安”的故事,培养孩子们感恩的情怀……吴婷婷的思政课,就是这样将课本与生活有机整合,让生活中的故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思政课更具实际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挖掘和利用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之举。吴婷婷以江西红色教材为出发点,创新开展诵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演红色人物等思政课活动,将红色故事“搬上”讲台,引导学生感知更具体的红色力量并扎根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为了让学生感知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吴婷婷老师以研学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讲述一段段荡气回肠英雄故事。在一次次鲜活的实践中,让孩子们了解到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触摸历史发展的沧桑巨变。

作为一名小学思政课教师,吴婷婷始终坚持初心,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传承中华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孩子们成为听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作为小学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赓续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我将继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吴婷婷说。

 邱丽辉

心系边疆情满支教

“新疆气候非常干燥,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鼻子里都是血。阿克陶县是地震多发地,小震不断,刚去的时候经常晚上睡觉被吓醒……”邱丽辉是南昌市红谷滩区生米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去年1月,经过层层选拔,邱丽辉成为了江西省第二批援疆支教教师中的一员。5月,邱丽辉来到了她魂绕梦萦的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担任小白杨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

小白杨小学的孩子们,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为了提高班里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让他们爱上语文课,邱老师用“喜马拉雅”录课、示范朗读,着力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逐渐爱上朗读。她发现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书籍十分匮乏,就自费购买了近百本课外书。引导孩子们通过广泛的阅读,扩大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之前在南昌的教学设计在新疆可能不一定适合,于是我就按照总体的教学规划循序渐进,根据每个班每个孩子对学科的接受程度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邱丽辉说。

阿克提力克·拜克斯依提是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小白杨小学学生,也是每天最喜欢围着邱丽辉谈心说话的孩子。“我的语文一直很差,阅读题、作文、看拼音、写词语都不会,以前别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怎么也学不会。邱老师有很多新奇的教学方法,她来了以后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上语文课。”阿克提力克·拜克斯依提说。

去年10月底,新疆喀什和阿克陶县突发疫情。身为教务处副主任的邱丽辉又是制订线上教学方案、编排课表,又是与大家分享线上教学方法。作为语文老师,她发挥特长,想尽办法把网课上得既活泼又生动,一个小时的网课常常超时,可孩子们却还是意犹未尽。因为突发的疫情,几乎所有在校住宿的学生都没能回家,她便联系宿管老师,打电话给每个孩子,鼓励他们要安心认真地学习。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邱丽辉正是用她浓浓的深情、满满的爱意心系边疆,情满支教。她坦言,自己将继续挥汗阿克陶,放歌帕米尔,讲好不一样的教育援疆故事。“我要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爱国情怀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让孩子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对于援疆支教的初心,邱丽辉如是说。

 沈宇

用爱发声为孩子插上翅膀

“案:伏案、方案……”9月6日,在湾里管理局港下小学,沈宇正带领班上的同学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念着生词。

港下小学位于湾里管理局招贤镇港下村,是湾里唯一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现有5名听障儿童,其中五年级4名,二年级1名。“沈老师是个‘90后’,是五年级这4个孩子的班主任,也是我们学校唯一一名专业的特教老师。”港下小学校长胡玲向记者介绍说,为了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以后被社会接纳,沈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平常人眼中极其简单的发音,却是听障儿童需要翻越的‘高山’,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地练习加上老师专业的辅导,才能让孩子们说得清楚、清晰、流利。”沈宇告诉记者,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要有超常的耐心,要不停地重复上课的内容。

尊重这些孩子的人格,友好地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是沈宇取得孩子们信任的秘诀。沈宇表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

清晰的发音,可爱的表情,记者注意到,如果不是孩子们戴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完全看不出这些孩子有什么异样。沈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聪明,她班上的孩子多次参加各类活动并屡屡获奖而归。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聋哑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除了教专业课,还要教学生们做人做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将来走进社会才能具备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作为一名“90后”的特教老师,沈宇告诉记者,她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更要积极向其他教师学习,认真钻研课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因为这些孩子是家长的希望,而老师则是点燃他们希望的火种。(南昌日报记者邬靓/文魏勇剑/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