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优势 >> 正文 >> 正文

伉俪情深系乡梓,琴瑟和鸣著华章

来源:楷模 时间:2022/9/26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天边04:58来自白浪情

原创作者:馨心齋主

▲冰清玉洁并蒂莲

伉俪情深系乡梓,琴瑟和鸣著华章

——贺史正江、余友枝夫妇著

《陆羽十讲》出版

文/甘海斌

余之乡贤史正江、余友枝夫妇历经两年精心编著的《陆羽十讲》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年3月24日开幕的“天门市第三届茶文化节和蒸菜美食节”盛会增辉添彩。捧读此煌煌论著,感慨万千。诚谢史兄伉俪抬爱,还将拙诗陋文援引其中。欣然命笔,成诗一首,以表谢贺双意:

七律贺《陆羽十讲》出版

两载耕耘自奋强,

遣词造句著华章。

传承茶道立新说,

诠释经文不计忙。

字字珠玑皆雅韵,

篇篇妙语尽芬芳。

一书问世了心愿,

十讲开坛茗愈香。

.03.26于京华

《陆羽十讲》初稿形成后,年7月1日史正江兄将其转发给我,征求意见。我欣然阅读后,写下如下感言:

正江兄,友枝姐:你们好!

我怀揣着一颗崇敬、激动之心,利用两天时间,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认真拜读了你们伉俪的新作《陆羽十讲》,获益匪浅,感慨颇多。或许我是这一著作出版前的少数读者之一,深感荣幸之至!

首先我要说的是,去年获赐正江兄的《党建十论》后,阅读了其中一篇篇发表于各种权威媒体上的文章和不同场合的讲话稿,我脑海里耸立的是一个身处高层,紧跟时代,以博大的宏观视野纵论党建,敢于抒发己见、畅谈经验、言表心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形象,更是一个党建理论专家的形象。

而看了《陆羽十讲》之后,景仰、敬佩之情愈发加深。你们以博学深厚的文学功力,严谨缜密的治学精神,大气华美的文学风采,燦然若珠的语言文辞,写作了又一鸿篇巨制。这是我目前所见的关于陆羽,关于《茶经》,关于茶文化最全面、最明晰、最深刻、最易懂的一部专著。实属不易!由此,你们又在我心中赫然树立起学识渊博的考据家、妙笔生花的文学家、精于茶道的茶学家之形象。为你们而欣喜骄傲!

通览《陆羽十讲》,第一感觉就是你们下了大功夫、真功夫、深功夫。或许正是新冠病毒疫情让你们闭户禁足,把精力都花在了这一煌煌论著的写作上。全著洋洋洒洒10多万字,章节分明,脉络清晰,考据精准,解读深刻,文采斐然,字字珠玑。不愧是御用“大才子”、“大手笔”之作,小弟望尘莫及,五体投地!

总的看,《陆羽十讲》是一部让国人、甚至让世界认识陆羽,理解《茶经》,了解中华茶文化的优秀著作,内容丰富,阐释新颖,文笔流畅,看点很多,可读性强。期待尽快出版,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依愚预见,它将会产生良好影响和长远效应,持续的发行量估计也会很大。理当祝贺!

特别令我意外又备感受宠的是,第一、二讲中还节录了蔽人的拙诗拙文,并把我与那些天门成功人士相提并论,不免心存忐忑。谢谢兄嫂抬爱!

既然你们如此高看我,那我就班门弄斧,不揣浅陋,冒昧谈三点小小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在“第二讲”中要对陆羽归宿之地加以说明。因为,作为一部著作通常对历史公众人物的介绍,既要言及生,也要交待死。陆羽的生平事迹、历史定位,这一讲讲得很清楚,较透彻,但可能忽略了陆羽死后究竟归葬何处?

历史上的说法,陆羽是葬于浙江湖州苕溪。那里还有遗存——陆羽墓、陆羽祠。但近年来,天门有学者发文说,甚至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也认为,“据考证,陆羽最终还是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葬于竟陵。”我对此是存疑的。因为全国各地发生“争夺名人”大战,引发了许多笑话。我对天门人之“争”,抱完全理解、包容之心态。但做学问则不一样,历史就是历史,不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尽管有人混淆视听,引出陆羽归葬之地的争议,弄得人们真假难辨,莫衷一是,苕溪乎?竟陵乎?是需求证的。故请你们在著作中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去年10月中旬,我到浙江湖州南浔参加战友会,本来计划好到苕溪一游,打算在陆羽茶圣墓前献一束花,亲自向有关方面求证解决这一疑惑。遗憾的是我的老领导在绍兴,得知我到了湖州,非接我到他那里玩一玩。盛情难却,只好改变行程,错失了这一机会。可惜未能取得实证资料提供给你们。

二是对第四、五、六讲中解读《茶经》的原文、加注与释文,引自何处?要给予说明。因为历史上刊行《茶经》版本很多,我手头近现代印刷的《茶经》就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原文、注释都有所差别。尽管大同小异,但从著作要求的严谨性看,还是要讲清楚的。一般来说,引用以最早、刊行量大的版本为原则。

三是提示几个小问题:

1、陆羽虽然没有剃度修行,但也是虔诚的佛门弟子,还有“法海”这一法号僧名。他与诗僧皎然交往最深,有许多文献记载。当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与陆羽也有交往,颜组织编著的《韵海境源》一书所提到的参与名士名单中的“竟陵裟门法海”,即指陆羽。这一细节可否在“第二讲”或“第三讲”中有所体现?

2、文中所说“天门从不产茶”有悖实情!我所知,天门西北有的山阳丘陵之地还是产茶的。我年在县林业局工作时,就到佛子山、坟禁去过,那里有几片大的茶场,龙尾山长寿林场也有茶园。不然,天门现自产的茶就“来路之正”了。说“天门产茶量不大且无名茶”倒是恰当的。

3、“文章千古事”,著作是书面语言,作者称谓建议统一。既然是伉俪合著,宜“笔者”、“我们”,而不可时儿“我”。既然是文学论著,少点政治色彩。第十讲引用领导人的话太频。

先谈这么多,匆匆草草,难表敬意;水平有限,难指问题。言之不妥,敬希海涵!

此致

军礼!

甘海斌

年7月2日深夜于北京

正江兄当夜回复:

海斌兄,晚安!

真心感谢!鼓励之辞,实不敢当。所提意见,照单全收。知我者,海斌兄也!您是第一读者,认识您,是我的荣幸!京城无人出兄之右。我时常想,我们兄弟之所以还有一些成就,是因为此时此刻,别人已入梦乡,我们还在敲打键盘。我抓紧修改完善,尽快推出。回京后,请您小聚,一醉方休!

次日笔者回复:

正江兄,早晨好!

昨深夜把感言发给你之后,我就睡了。早餐前才看到你的回复。我是真诚的敬佩你,才有那实事求是的心语表白。

你的意志品质是常人不可比的。去年你退休了,角色转换真快,书中求乐,史中求真,开始随心所欲的“文字游戏”,就搞出一个“大部头”。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但愿你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兄嫂多保重!疫情防控等级降低后,我请你们聚一聚,好好聊一聊!

史兄应答:

是的,退休三个多月,开始了从党建到文化的转型。我现在担任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理事长,并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生活非常充实、快乐。《陆羽十讲》完成后,下一步想写一本《南茶拾味》,讲一讲陆羽茶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和岭南茶文化,可能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我现在在广州,准备尽快回北京,兄弟相聚,好好聊聊。

笔者回复:

期待!

▲《陆羽十讲》作者简介

幸得史兄伉俪抬爱,在《陆羽十讲》第一、二讲中引用了敝人《茶圣陆羽出天门》、《美丽天门我的家》文中的片段和《钟灵毓秀竟陵城,心中最爱是天门》一诗。

其中正江兄与笔者对话:

海斌兄:你好!

我们的《陆羽十讲》引用了您的一首诗。目前,出版社正在校审书稿。请您核对一下,并将意见反馈给我。谢谢!

“年,在举国上下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甘海斌先生发表了《钟灵毓秀竟陵城 心中最爱是天门》的诗文,其诗如下:

走过神州各地,

也到过欧美城市。

漂泊的游子哟,

即使长成大树

也知道自己根在哪里!

不费思,不用想,

心中的天门最美丽。

吃过乡野土菜,

也尝过八方筵席。

奇怪的味蕾哟,

咋就藏着记忆?

不忘蒸菜之乡是故里!

品之切,心犹急,

妈妈的味道最神奇。

品过美酒佳釀,

也喝过咖啡雪碧。

天下的饮料哟,

品种难以统计,

却无疑要数茶是第一!

文学泉,茶经楼,

茶圣故里最美丽。

见过皑皑雪山,

也攀过五岳高地。

天然的山峦哟,

高耸入云不足奇,

看我棉花之乡起云垛!

不是吹,不用嫉,

座座银山最美丽。

哼过南腔北调,

也听过经典名曲。

天籁的乡音哟,

土的掉渣不嫌弃,

更有悠扬悦耳花鼓戏。

连花落,渔鼓筒,

曲艺之乡萦梦里。

透过历史典籍,

了解楚文化源地。

史前的文明哟,

古老的群居部落,

石家河遗址占有一席。

玉环佩,陶泥甬,

良渚仰韶不堪比。

万千硕士博士,

十余名“两院”院士。

天门的学子哟,

考个名校不稀奇,

状元之乡是人才济济。

鸿渐风,竟陵派,

知者谁不抻拇指?

敢为天下人先,

勇当潮头弄潮儿。

赤子凭胆识哟,

硬是闯出新天地,

三十万同胞扎根五洲。

不沿边,不靠海,

侨乡之名冠中西。

难数故乡之美,

更难言荆楚神奇。

上下几千年哟,

回望历史了不起,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矣!

观明天,展未来,

天门发展更美丽!”

笔者回复:

谢谢正江兄抬爱!将拙诗引入佳作,不胜荣幸!没有错误!

泰康人寿集团董事长、乡贤陈东升先生为《陆羽十讲》作序后,年8月15日史兄又将该序文转发给我赏读。笔者写下如下感言:

史正江,早上好!

放下晨练的毛笔,一气呵成读完东升兄的序言,的确站位高、视野阔、评价精、论述妙,充满了乡谊、乡情和师友之情。

盼大作早日出版,拜观!

年1月6日,笔者收到史兄邀请函,计划在故乡天门市举办《陆羽十讲》出版首发式,笔者表示拟参加。但此计划因新冠疫情防控限制被取消。

笔者写此拙诗并将以上与史兄的对话以“美篇”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因为史兄德才堪楷模,情义重深长,做人做事严谨,与吾惺惺相惜。特以此聊表真诚祝贺之意吧!

.03.26于京华

感谢各位赏读点赞!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