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一步登科,以笔谏君,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样

来源:楷模 时间:2022/12/9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看惯了柳公权的楷书,偶见其草书,惟觉别有一番新意。

柳公权的书法向来以楷书著称,他的笔法初学王羲之,后来又吸收了同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欧阳询的一些笔法。

并将诸家笔法详熟于心,融会贯通,自创了独树一帜的“柳体”。“柳体”楷书以骨力劲健见长,与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齐名,共得“颜筋柳骨”之美誉,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虽以楷书闻名,但柳公权仍有一篇行书孤作《蒙诏帖》流传于世,《蒙诏帖》是柳公权书写的一通信札,大致的意思是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柳公权一生就像他写的书法一样铁骨铮铮,想比颜真卿跌宕起伏的一生,柳公权一生其实过得尚算安稳。

30岁那年,柳公权首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状元及第,正当三十而立的年纪,柳公权自然也想一展自身才用。

他曾历仕三朝,均担任侍书一职,唐穆宗曾专门召见柳公权对他说:“朕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想见你很久了。”

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书法深受皇帝喜爱,大概也是柳公权能够数次犯上而屹立不倒的一大原因。

史书上的柳公权更以忠言谏君闻名,他曾数次正面直怼当时的皇帝唐文宗,被唐文宗称赞有谏臣风度。

乾隆皇帝曾有言:公权以敢言着闻,文宗亦嘉其风采。然彼时宦寺弄权,朝臣植党,未闻有所纠弹,则亦杜钦谷永之流耳。区区不谀澣衣,托词笔谏,亦所云末节而已。

这也解释了,柳公权为何会作此行书答信《蒙诏帖》来回绝递信之人的请求,他骨子里的正直不允许他做这种徇私舞弊之事,只得托称人微言轻,心有余而立不足来婉言谢绝他人所求之事。

这篇行书《蒙诏帖》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在用笔方式上,有二王为代表的“一搨直下”,也有颜真卿为代表的“篆籀绞转”。

通篇看来,刚柔并济,骨肉兼具,方圆一体,藏露相用,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

每字多为连笔,气势连贯,善用长画,几处相连用笔较重,直接写成了实画,如“情、嘱、察、属”四字

结体不似其楷书般多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长短不一,大小有别。

同时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常规,放浪形骸,极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称其书法:“沉着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

米芾亦尝谓: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而今,我们将此作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博物馆级别的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柳公权行书《蒙诏帖》高清原大复制品毛笔书法练字帖长卷淘宝¥34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