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优势 >> 正文 >> 正文

融汇教育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来源:楷模 时间:2022/5/17

  4月15日,东莞市教育系统“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三期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期而至,本期主题为“我为什么当老师——寻找身边的张桂梅,做专业精湛大先生”。

  由于仍处于疫情防控特别时期,这次活动我校教师们通过线上观看了东莞市教育局制作的专题视频。视频通过杨宝霖老师孜孜趷趷、献身教育事业40载,毕生追求自己专业发展,诠释“大先生”风范,影响几代教育人的动人故事,来述说东莞广大教师朴实而伟大的师德风范。

??

??

??

??

  老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专心聆听,认真记录,围绕视频内容展开思考讨论,叩问为师初心。老师们结合视频中杨宝霖老师先进事迹和个人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发扬杨宝霖老师“大先生”风范、张桂梅老师“燃灯精神、雷锋精神、青松精神、老黄牛精神”,争当“四有”好老师。

心得体会

刘换章老师

  看了四月师德主题课“我为什么当老师——寻找身边的张桂梅,做专业精湛大先生”,使我有了深深的触动。杨老师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即便86岁的高龄依然笔耕不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老师,也要坚持自觉的精神和习惯,刻苦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

胡晓雯老师

  从杨宝霖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以高度的自律自觉对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坚定付出,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教学坚定追求,并以此为乐,不知疲倦。上好一堂课不难,难得是上好数十年里的每一堂课。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有像杨老师一样,有甘于奉献的工作情怀,有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持续学习的工作态度,才能不断磨砺自身,树立起自身的师德,做好学生的模范。

麦衬峰老师

  听了杨宝霖老师孜孜不倦、献身教育事业40载的感人故事后,我深受鼓舞。从“大先生”的工匠精神中领悟到:经验是来源于实践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坚持钻研,提升自己,用不断的教学实践来丰富教学经验。

黄丹老师

  杨宝霖老师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他辛勤耕耘40载,退休后继续读书写作,86岁依然笔耕不缀,他是一位学术上的传灯者,也是我们教师的楷模!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教师因执着专注而专业精湛!我们要向杨老学习,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并不断学习和反思。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潮流,跟上学生发展;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使得我们的工作,不断精益求精,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苏丽萍老师

  今天学习了“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三期内容,这次主题为“寻找身边的张桂梅,做专业精湛的大先生”,讲述了杨宝霖老师孜孜趷趷、献身教育事业40载,毕生追求自己专业发展,诠释“大先生”风范,影响几代教育人的动人故事。我非常敬佩杨老师,他是东莞广大教师朴实而伟大的师德风范,更是我们广大老师们学习的榜样!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杨老师的精神,教学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尽心尽力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万燕芬老师

  杨宝霖老师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非凡的成绩!杨老师踏入讲坛之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师范中专毕业生,身边的同事学历高、能力强,他默默潜心备课、扎实研究文史,几十年如一日的踏实努力让他成为了真正的大先生。杨老师的故事激励、鼓舞着我,自己现在虽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一般,但只有日复一日地潜心学习,备好每一节课,也能慢慢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黎玲老师

  辛勤耕耘四十载,退休后继续读书写作,86岁高龄的杨宝霖老师,他的感人事迹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我们从杨宝霖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很多,他以简朴的生活,沉毅的意志执教数十年,严谨的治学精神与为人谦虚的品格,无形间树立起榜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林坤玉老师

  看完师德视频,杨宝霖老师的事迹让我深深感动。他说的“教师因执着专注而专业精湛”这句话让我内心感触不已。是啊!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科执着追求,争取进步。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站稳讲台,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做到教书育人。

朱惠峰老师

  杨宝霖,东莞中学退休教师,从教近40年。退休后的杨宝霖坚持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至凌晨。在与时间漫长的战斗中,他落下一身病痛:双耳失聪,右眼因青光眼失明,左眼患有严重白内障。看了杨宝霖老先生的先进事迹的师德教育片之后,我不禁感叹他没日没夜地坐在简陋的书桌前,吸着氧气工作,一天十几个小时的顽强毅力。我们与老先生一样,同为人师,应该学习他与时间赛跑,为东莞教事业和文化事业作贡献的高尚情怀,践行为人师表的铮铮誓言。

陆家敏老师

  通过学习杨宝霖老师的事迹,我敬佩他因执着专注、因善于反思、因自觉坚持而专业精湛的学术精神。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要向杨老师学习,关心学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去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科研能力。在教学中要有爱和敢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要时刻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庾文静老师

  杨宝霖老师为了上好课、教好学生,他年复一年坚持编写上课辅助资料,四十个春秋,一个平凡普通的语文教师,用一本又一本著作垒起了无可比拟的专业高度。我们做老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增强了我校全体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稿:陈晓君

摄影:各级部老师

审核:黄 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