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黄文秀入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这些

来源:楷模 时间:2022/11/9

年至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每年评选出的年度人物,都是当年的标杆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和激励着国人。年5月17日,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CCTV播出。来自广西的黄文秀光荣入选。除了黄文秀,这些广西人也曾感动中国。让我们时刻铭记,这些广西的英雄儿女。

黄文秀:时代楷模(年度)

黄文秀(年4月18日—年6月17日),女,壮族,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

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年6月16日晚,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黄文秀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大年: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年度)

黄大年(年8月28日—年1月8日),广西南宁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黄大年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年,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的薪传,永不熄灭。

杨科璋: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年度)

杨科璋(年3月18日—年5月30日),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年6月入伍,中共党员,广西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科璋

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多人。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年度)

莫振高(年——年),男,壮族,年8月参加工作。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化缘校长。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莫振高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何玥:因病去世并捐献器官的12岁女孩(年度)

何玥(0年7月21日-年11月17日),广西桂林人。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何玥

正是花样的年纪,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