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介绍 >> 正文 >> 正文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来源:楷模 时间:2023/7/16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引发全国文艺界人士热烈反响。本端约请基层文艺工作者,请他们结合自我艺术实践,畅谈学习体会。

坚持为人民抒怀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张乐群

▲张乐群在排练现场刘岩成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高屋建瓴,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坚持为人民抒怀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聚焦“第一书记”的故事,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喜获文华大奖。作为该剧制作人,手捧奖杯站在台上时,我感到心潮澎湃,深刻领悟到:只有沉降到生活深处,才能洞悉生活本质,作品才能传得开、留得住。人民创造了历史、书写了时代,因此,文艺创作就应该反映好人民心声,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和心声。

生动鲜活的时代描摹,最终要凝成时代的精神气象。就像《马向阳下乡记》,把“精准扶贫”的思想融于大槐树村生动而具体的故事,以一隅讲山东,以山东见中国,既见精神高度,又有传播广度。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青岛演艺集团出品、创排历史题材歌剧《国·家》,讲述牺牲于开国大典前夕无名英雄的故事,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豪迈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讲好中国故事,具体到我们来说,就是立足本土,找到历史与现实当中可歌可泣、值得褒扬、值得弘扬、值得传承的文化要义,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有温度、有质感、有道德、有影响力、有血肉的故事。歌剧《国·家》获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再次坚定我们为时代打造精品力作的信心。只有创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文艺作品才能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年,青岛演艺集团以原创力量打造文艺党课,推出了《永远跟党走》《人民江山》等专题演出,创演交响乐、民乐、合唱等歌颂党、歌颂新时代的音乐会,自觉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历史的辉煌前景正在徐徐展开,灿烂的未来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开辟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要心存“国之大者”,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把握时代主题,为人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书写新的人民史诗,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演艺集团副总经理、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希望每场演出都能让小山村热闹起来

马建国

▲红色题材剧目《奶娘》演出剧照(左为马建国)涉县平调落子剧团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虽然身处基层,但是内心万分激动,剧团的广大演职人员深受鼓舞,对剧团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年是建党周年,回顾我们剧团走过的道路、演出的剧目和我所塑造的角色,感慨颇多。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区,涉县剧团老一代艺术家,为了戏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以团为家,以戏为业,上山下乡,送戏到村到户,并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接地气、正能量、讴歌英雄模范题材的好剧目,涌现了让群众喜爱的好演员、名演员。现在,我作为剧团团长和演员,秉承剧团传统,带领团内演员为人民演好戏、用好戏传递党的声音。

近年来,我们先后创作演出了反腐倡廉剧目《家园》、群众关心的养老题材剧目《风雨同行》、庆祝建党周年红色题材剧目《奶娘》,为传承国家级非遗剧种创作排练了《女娲补天》……这些剧目,紧紧围绕国家大事、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和涉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行创作,受到了群众喜爱。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感,树立了文化自信。

作为县级剧团,我们是最基层的表演团体,也是和百姓直接打交道最频繁的艺术团体。总书记说,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年,我们剧团深入基层,惠民演出送戏下乡多场,不少地方都是偏远山区,每到一地,就会让寂静的村子热闹起来。看到乡亲们满脸的笑容,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乡亲们最真挚的掌声,是对我们演员最好的褒奖。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人逢盛世,应不负盛世,我要勉励自己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舞台有乾坤,带领全团用声音、四功五法、一招一式去塑造好每一个剧目的角色,唱出党和人民的心声。我除了下功夫提高自己在《徐策跑城》《寇准》《状元打更》《老杨头》《薛平贵》等剧目中参演角色的技巧外,年,还计划带领全团构想创作以太行绿水青山、乡村振兴为题材的剧目,与旅游相结合宣传本土文化,用戏曲艺术讲好时代故事,讲好河北故事。

即将过去,马上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面临机遇和挑战,我将带领全团演职人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出精品、攀高峰,带着好剧目走进更多山村,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戏曲发展、繁荣文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平调落子剧团团长)

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

童文春

▲童文春参加“送戏下乡”活动林甜摄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第一时间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我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鼓励和殷殷嘱托之情。他强调:“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这温暖的话语,滋润着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心,激发了我对传统戏曲传承的使命感。特别是总书记语重心长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5点希望,为我们今后搞好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新时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吹响了文艺前进的号角。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我们要把握好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最基层的艺术院团,我们一方面狠抓思想道德建设,推动艺术实践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每年进行“送戏下乡”“文艺进景区”“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戏曲进校园”“志愿者服务”等演出活动达余场次,年服务观众约20万人次,所演剧目群众喜闻乐见,所到之处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为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应有贡献,真正做到了把人民放在心上。

我们要守正创新,努力创作出紧跟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团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每两年一出原创大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为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排演现代楚剧《焦裕禄》;为配合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排演廉政题材楚剧《悬鱼太守》;为增强国际文化交流,排演莎士比亚历史名剧《理查三世》;为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排演扶贫楚剧《蘑菇与鲶鱼》;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排演乡村振兴题材楚剧《好一片绿洲》等。这些剧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线上还是线下的演出都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我们团特别注重青年演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个别青年演员相对浮躁难沉的行为,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塑造好人物,打造好剧目,成就艺术人生。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我们身上担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地方戏曲文化的责任。楚剧艺术根植乡土文化,总书记的讲话犹在耳畔。一缕缕琴声、一声声板腔、一出出戏文,激励着我和全团演职人员为人民群众多演戏、演好戏。坚守艺术理想,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团长)

做有担当的青年文化引领者

吕光东

▲排练中的吕光东(右)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主要有以下体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地反映好人民心声;记录好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力求讲好中国故事、讴歌中国精神;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结合近年来的工作,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们在年创作编排了大型桂南采茶戏《八桂先驱·朱锡昂》,塑造了朱锡昂这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楷模,反映了朱锡昂以短暂的一生,为苦难中国求索革命真理,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共产主义者的崇高信仰以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是以彰显不忘初心、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以保护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茶戏为目的而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我们将在年通过提升打造,将其创作成为博白县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讲好红色故事,讲好博白故事,为博白县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活教材”。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我认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性在于以下三点:第一,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