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有两幅面孔
前几天,几个同事一起讨论起家里的“小魔怪”们,同事A说起她的女儿,“女儿在我面前答应好的是,经常在她奶奶面前就食言。在我面前表现得十分听话,可是对他奶奶经常大喊大叫,十分不礼貌。完全就是两面派,”
这样的事情,在隔代育儿中十分得常见,所以当同事这么一说的时候,办公室里面立刻“炸开了锅”!
而且不巧,前两天,我也因为儿子的两幅面孔,气得“火冒三丈”。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大后天就要期中考了,一年级的知识点不多,稍微复习一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本来我们打算读读课文,写写生字,组组词,因为儿子的拼音比较薄弱,还有他会因为专注力的问题,漏做,或者错看题目,所以我们需要细致全面的过一下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
儿子积极地配合,二十分钟的时间里认真地读了一遍课文和生字,接下来就是默写生字和组词了。但是双胞胎姐姐拉肚子,我得带去诊所看一下,于是我跟他商量,我出去的时候,他自己静下心来好好默写,应该二十分钟就能搞定。他十分愉快地答应了。我反复地确认,这才放心地出了门。
他的期中考,我确实有点过分的紧张,因为前几次他因为粗心,成绩都不理想,我心里总想着他可以借此好好准备,“逆风翻盘”。我的焦虑不停地传染给他,我也希望他如我一样紧张,如我一般认真对待。但是他仅仅只是和我一样想要有个好成绩,并不明白要取得好成绩需要什么样的过程和努力。
于是,在我出门的那一刻,他立刻脱离我的“紧箍咒”,脱离我的“快一点”,“认真一点”,“努力一点”,扔下还在复习的课本,飞奔去了隔壁奶奶家。
打开冰箱,找出爸爸妈妈藏起来的冰激凌。虽然昨晚刚刚因为咳嗽,吃一半被爸爸制止,还因此跟爸爸闹不开心,但是此时此刻,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有疼我爱我的奶奶,稍微和奶奶撒撒娇,搞定,愉快地吃起来。
吃完冰激凌,舒坦,扔掉拖鞋,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凭什么爷爷奶奶阿太,天天看电视,我就不能看。嗯,这是我喜欢的动画片,声音调大点,舒服起来。奶奶问我作业做完了吗?当然是做完啦。奶奶放心地转身离开,我心里默默补上,但是妈妈说的任务还没有做。
看电视有些无聊呢,拿起我心爱的“机关枪”,丛林冒险开始了,“突突突”,“砰砰砰”,“胜利就在前面,同志们跟我来”,“注意隐蔽注意隐蔽”……
太过瘾了,太爽了!
糟糕,妈妈回来了!完蛋了,调成“承认错误模式”,收起小枪,把头低下,赶忙来到刚刚停稳的汽车边上,趁她还没有发现之前赶紧承认错误吧!“妈妈我错了,我刚刚没有在做作业。你不要发脾气!”
你看,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将了一军”,这和我刚刚幻想的画面完全不一样,我刚刚幻想的是他乖乖地完成了我说的任务,我们准备充分地上“考场”,他考了满意的分数。举家欢庆。这中间的落差,我一时没有消化。在“忍无可忍”之后爆发。
这里的“爆发”包含吼叫和体罚,包含着我自己没有处理好的情绪,还压抑了他的需求,他想要的申辩。而爷爷奶奶在隔壁都被惊动了,纷纷过来劝说,一个说“有话好好说,不要这样大吼大叫”,一个说“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早该这样,说不听的话,大吼大叫有什么用,狠狠打一次就记得了!”
于是,情绪里裹挟着更多的复杂的心情。一时无法冷静,无法面对儿子,既气愤,又无情。“哀其不争怒其不幸!”,自责,愤怒,愧疚让我一时无法接纳自己和孩子。
孩子都是情绪的俘虏
明明在我面前就是听话乖巧,在爷爷奶奶面前就是淘气懒散,天使有两幅面孔。果然,这样的僵局不久后的晚上,我们又和好如初,他又开始“言听计从”,一起努力。这让我又欣慰,又愧疚。
除了学习,在接人待物上面,他也会有两种态度,面对总是批评他的爷爷“冷眼以对”,或者“嘻嘻哈哈”,这让我想起《超级育婴家》里面的几个关于隔代育儿的片段。
一个是,单亲的妈妈带着八岁的颢颢,天天都要上演“母子大战”,孩子对外人礼貌懂事,对外婆长辈却拳打脚踢,不良叛逆。
另一个是妈妈不尊重外婆,孩子直接无视外婆的存在,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这样的桥段,除了在电视节目上,相信很多家庭也是存在的。仔细分析,孩子都是情绪的俘虏,像7,8岁的孩子学习方式都是模式化学习,她的一双小眼睛每天都在观察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所有事情的对否,实际上这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他们能分辨出家里谁是最有权威性的,谁没有,谁的话必须服从,谁的话可以不理。
孩子的发现
而出现这种情况恐怕有以下几种原因:1.父母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威,平时流露初忽视老人的言行或者有不礼貌的行为,作为思维简单的孩子,就可能认为老人的话可以不听。
2.平时父母对孩子可能太严厉了,甚至动用体罚的手段,使得孩子感到压力,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所以对父母的命令言听计从。但是内在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要宣泄,她不敢向敬畏的父母宣泄,娇惯的奶奶就成了宣泄的对象。反思我的言行举止,我觉得我们家属于这个类型,平时太过严格,使得他压力过大。
3.家长的矛盾化教育,让孩子感觉大人说得一套做得是另一套。是的孩子在认知行为上产生了困惑,容易引起孩子两面派的做法。
让孩子远离人格分裂
因此家长平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时时,事事应该提醒自己是一个教育者,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给孩子树立楷模形象,同时也要学会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父母和爷爷奶奶应该统一思想,对孩子的教育口径一致,不给孩子可乘之机。另外爸爸妈妈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尊重他人,尤其时孝敬老人,避免自己平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影响孩子一生。
结语
隔代育儿是幸运的,不仅要体谅老人家带孩子的不易,要感恩,同时也要给老人家足够的关心,与老人家充分地沟通,这样爱的传递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