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楷模 >> 楷模市场 >> 正文 >> 正文

如何让善意走得更远这位救火英雄告诉我们答

来源:楷模 时间:2022/9/10
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084534.html

年6月16日凌晨1点多,上海闵行华漕诸新三村14号楼,一场大火猝然而至。王海滨冒着浓烟,冲进灼热的空气,一边嘶声力竭地大喊“着火了”,一边仓促地锤响邻居的门。一家挨一家,从5楼到2楼,11户人家从梦中惊起。

在来来回回确认所有的邻居被叫醒后,他听到了一楼防盗铁门外嘭嘭嘭的敲击声。火舌在黑夜里吞噬着周遭一切,泛出可怖的光亮,他毫不犹豫转身,顶着楼道内的高温灼热,踉踉跄跄奋力打开了滚烫的防盗门。小区保安拿着灭火器冲进来,而浑身被熏黑的他,一头昏倒在楼道外的地上。

王海滨

救火英雄回忆录

大火突发,由于提醒得及时,撤离得迅速,邻居们安然无恙,而王海医院抢救,诊断为全身88%面积的灼伤并伴有吸入性损伤。

因为这一个勇敢也充满爱的故事,王海滨随后被网友盛赞为“上海好邻居”。

网友评论

邻居施阿姨说:“海滨真的了不起!你看看楼道里我们特地留下的当年被火烧过的一些印迹,那天晚上,那么大的火,海滨冒着生命危险一家家把我们叫醒,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真是多亏了他!”

被王海滨感动的不仅仅有他的邻居,有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也被他见义勇为的壮举所折服。家住徐汇的耄耋老人李老伯,就将他收集整理的关于王海滨的厚厚两大本剪报,包含近30份报纸,多篇报道和图片材料,都交给了王海滨。

医院里的王海滨

热心网友前往王海滨家中,为他送上暖意问候

时隔5年多,回想起当年的那一幕,王海滨坦言:“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挨家挨户去敲门。楼里都是老人和小孩,无论如何都不能袖手旁观。”

年11月18日,王海滨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当看到我烧伤的双手时,总书记关切地向我询问情况,赞许之余还让我多多保重身体。”回忆起与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幕,王海滨激动万分。

走向善意的脚步从未停止

经历了“浴火重生”,如今,王海滨没有被伤痛击倒,反而更加热切地回归社会,他通过关爱基金帮助困难学生,前往华漕敬老院为老人送去新春祝福,成为华漕学校的“爱心大使”,五四活动上与新团员们交流心声感悟……

年8月30日,在华漕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暨第三届“华漕好人”表彰仪式上,“王海滨志愿服务工作室”举行了揭牌仪式。

王海滨工作室的logo,由王海滨名字的拼音首字母和指纹组成

年3月,“海滨志愿服务队”成立,王海滨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表示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领更多的闵行青年守望邻里、服务社区。

年11月,王海滨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是当年上海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楷模,也成为闵行第一位全国道德模范。

康复后的王海滨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王海滨曾说:“一场大火,不仅让我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人生磨难,也让许多人从此认识了我,知道了‘王海滨’这个名字。在各级政府的全力帮助下,在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努力救治下,在很多社会好心人的关爱呵护下,如今的我已经完全康复出院、回归社会。现在,我最想做的就是将政府、社会给予我的爱回馈给社会,尽自己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光和热。”工作室揭牌现场,王海滨将自己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娓娓道来。

近年来,工作室更是将公益活动的触角延伸,通过与市、区层面上的平台合作,与更多的人展开互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益的温暖。值得一提的是,王海滨自身作为一名烧伤患者,未来也将致力于凝聚和吸引社会资源,医院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