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千里马,自然就会把千里马送来。《黄钟毁弃》出自《楚辞·卜居》,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
前言
张居正作为大明王朝顶极的内阁首辅,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重视人才,也不可能不是伯乐。他在位期间为万历皇朝举荐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并一一委以重任,可是偏偏对于海瑞这个人才却从不重用。张居正不是没有发现海瑞,也不是张居正心胸狭窄,嫉妒海瑞,拼命地打压海瑞。张居正之所以不重用海瑞,主要原因是张居正的用人格局打破了清流文人所执着的君子与小人的界限,而海瑞还局限在君子与小人之间。
在张居正眼里,海瑞是一个好官,但不是一个可以造富一方的有本事的干臣!所以张居正才以千金买骨之名,行黄钟毁弃之实,对海瑞推祟而不重用。
当时的政治环境
人不可能脱离生活环境而独立存在,历史人物每做出一项举措都会和当时身处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张居正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国家内忧外患。
1、朝廷内上上下下腐败不堪,皇亲国戚等宗室骄横贪腐,尾大不掉;官员贪污腐化,尸位素餐。
2、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最严重的时候京城官员的薪俸也发不出,还要用胡椒和苏木代替,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个奇葩。
3、朝廷的军事力量太弱,特别是国家北部边防的力量明显偏弱,鞑靼人时时在北部边界一带骚扰掠夺。
二、张居正自己的政治地位还不稳定。
张居正从初入内阁步入明朝的政治核心,到搬倒高拱坐上首辅的宝座,每一步都走的惊心动魄,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跌入深渊,万劫不复。
张居正执政期间大部分时间内的政治后台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实际上因为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的政治后台就是李太后一人。而李太后的意思很明确,咱们又不是什么亲朋好友,你有能力把朝中大小事处理好你就继续当你的内阁内辅,没有这个能力,你就走人。这点从高拱被告老还乡和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张居正在没有做出什么让李太后认可的政绩前,他的首辅位置是极为不稳的。别看平时见面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都是表面,实际上,稍有差次,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张居正想要做的事业是搞改革。
张居正搞改革,他是要改革谁?贫苦老百姓没钱没地没官,你咋改也伤害不到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得利益,所以张居正的改革对象主要就是皇亲国戚等宗室集团和地方地主集团。
要知道张居正的后台李太后包括张居正本身就属于皇亲国戚等宗室集团和地方地主集团的成员之一,这个改革该怎么搞?难度肯定并不是一般的大!
张居正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1、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首先是要接近皇帝和太后,这点好解决。张居正本身就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并且是一个很受李太后信任的好老师,这给张居正接近万历皇帝和李太后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是要拉拢皇帝身边的太监,拉拢好皇帝身边的太监,才能随时掌握万历皇帝和李太后的一切动向,为此张居正和大太监冯保的关系处得相当的铁。
上边的两件事做到位了,剩下的就是做出政绩,做出政绩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事,但能做出多大的政绩,就意味着张居正的政治地位就有多稳定,两者成正比例关系。
2、解决国家的各种间题。
张居正整个的改革过得程就是他解决国家各种问题的过程:他整顿吏治,实行了考成法;他改善财政和赋税,推行了一条鞭法;他巩固国防,未用一兵一卒处理好了朝廷和鞑靼首领的关系,使鞑靼不再侵扰国家边境。
随着这些问题的一步步解决,张居正的政治地位也就一步步趋于稳定。
了解了上述的所有祥细情况,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海瑞,也就是说张居正用不用海瑞取决于海瑞在张居正执政的过程中能不能起到辅助作用。
海瑞是怎样的人?
海瑞是个连皇帝都不怕的死倔之人,他刚正不阿,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从不会谗言媚上。毫不客气地说,海瑞虽是个清官,但他在政治上是极其无能的。
海瑞在做苏州知府时,只要是升衙断案就象一场劫富济贫的大会:
肯定是有钱人吃亏;交各种赋税时,穷苦百姓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免除,差额就分摊到富户头上,搞得地方富绅怨气冲天,纷纷举家迁徙他乡以避祸。苏州原本膏腴之地,国家财务的纳税大户,在他手上竟然经济萧条,赋税骤减。
官员出行,朝廷有规定的仆从仪仗,可是海瑞嫌劳民伤财,出门就是一头驴子,一个差人,弄得所有同僚们都对他一肚子意见。
海瑞既不懂经济,又不懂政治,关爱百姓没有错,可是一点不把国家利益当回事就是错。朝廷要你在那儿当官,你把那儿搞得经济萧条,赋税骤减,怎么说也交待不过去的。朝廷是派你出去管理地方,不是叫你去劫富济贫!
这样的海瑞,张居正能用他做什么?张居正要达成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海瑞做事的结果与张居正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
张居正怎样对待海瑞
张居正处理海瑞的事很有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张居正高超的政治水平。
张居正如重用海瑞,海瑞必定不能造富一方,这是张居正用人失察;张居正如不重用海瑞,天下人又会说张居正打压人才。所以,张居正对海瑞是推祟而不用,也就是给海瑞很高的个人荣誉和社会声望,却不给他相应的权力。反正海瑞一生清廉,注重名节,这也算是随了他的愿,朝廷也不会因此多花钱财。也就是说,张居正对海瑞的以千金买骨之名,行黄钟毁弃之实。
这样既保全了海瑞的清廉名节,让所有人都奉他为清官楷模,也给张居正收拾那些贪官污吏时有了个正面的标牌。
听雪者说
说到底,张居正还是重用了海瑞,只不过方式不同,他用海瑞这个清官作为天下的标榜,这难道不是重用?这不也是人尽其才?话说回来,张居正的这份重任,除了海瑞,天下怕是再难找到第二个人能胜任。
张居正作为历史名相,识人善用的能力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参考资料:《明史》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只是就事说事,各位切勿对号入座,祝大家身心安康!
声明:本文由听雪之无声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