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爱辉发布"↑免费订阅本号内容
闫
思
婷
清风徐自来。
鱼皮为笔墨,
一把剪刀,一张鱼皮,一位精雕细琢之人,拥有一颗细致而质朴的心。她就是年“黑河工匠”的获得者、鱼皮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闫思婷。
“脚下有根,心中有爱,脑中有魂,双肩有担当,两手握乾坤,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闫思婷接触到了鱼皮技艺,从此,这句话便成了她的人生格言。
带领学徒创业致富
闫思婷深知非遗传承人身上的责任,并希望每个非遗传承人都能成为一台“发电机”,可以点亮无数的“灯泡”,让更多的人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走下去。她无偿传授鱼皮技艺给下岗工人、残疾人士、农民工等困难群体,累计人次。她的学员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带动一大批人主动投身于非遗的传承与推广中来,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技艺发扬广大。“如果只做艺术,不做销售,鱼皮技艺是很难发展下去的”闫思婷说。考虑到这一点,闫思婷对学员的手工作品进行回购,并通过线上销售、实体店销售和展会销售等方式,积极寻找合作平台,努力让龙江鱼皮文化走出去,帮助学员们把这项技艺转换成生产力,真正地改善学员们的生活质量。学员作品
建立鱼皮技艺文化陈列馆
和非遗传承基地
闫思婷利用自家场地,建立鱼皮技艺文化陈列馆和非遗传承基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观看、了解、体验、学习鱼皮技艺文化的机会和场所,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走进鱼皮技艺文化陈列馆,一条长达6米,高2.5米的“白龙”映入眼帘,这条龙是用马哈鱼皮手工制作而成,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这里的展品有以抗疫为主题的,有以动植物为原型的,当然也不乏抽象创作的......但无论是何种题材的作品,通过“鱼皮”展现出来,都能让人感到视觉的震撼与心灵的共鸣。
为了讲好龙江地域文化特色故事,闫思婷利用现有基地优势,把基地手工制作实践活动与体验式服务相结合,将龙江鱼皮文化艺术拉近生活。将鱼皮技艺推广出去
闫思婷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各项展览、比赛,为国外友人讲授鱼皮的技艺,展示鱼皮文化的独有魅力,并接待俄罗斯艺术家来工作室考察、交流。
同时,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百余场次。结合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将鱼皮技艺发扬光大,将技艺传承落到实际行动上。闫思婷,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非遗传承人。为了鱼皮技艺的传承,她付出了所有,做到了极致。面对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她依旧能沉下心来搓着鱼皮,心里构思着下一个作品。相信鱼皮技艺也会随着她巧夺天工的技能继续延续,不断传承。本文有部分资料照片(非疫情期间拍摄)
监制:疯一样的男子
编辑:吴琼
审核:张影
李雪
徐瑞
投稿邮箱:ahqxcbwx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6.html